[发明专利]节能型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1834.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新;许福泉;王蜀家;赖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节能型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系统、热力循环系统以及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测试多种工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工作特性,系统为封闭运行,避免了开式系统中工质的浪费。循环系统中节省了加热器与冷凝器,避免了热源热量大量被冷源带走,节约了测试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测试装置 节能型 膨胀机 热力循环系统 加热器 测试成本 封闭运行 工作特性 监测系统 开式系统 启动系统 热源热量 循环系统 运行工况 冷凝器 冷源 测试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节能型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节能型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启动系统、热力循环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其中启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启动锅炉(1)、第一截止阀(2)、低压缓冲罐(3)和第二截止阀(4);启动锅炉为电加热锅炉,其为在实验开始初期将工质加热至设定温度,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即可停止运行;热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低压缓冲罐(3)、压缩机(8)、高压缓冲罐(11)、调节阀(17)和被测膨胀机(21),所述低压缓冲罐(3)与高压缓冲罐(11)之间旁接有工质泵(13),所述被测膨胀机(21)旁接有测功机(22);监测系统包括位于压缩机(8)入口端的第一流量传感器(7),工质泵(13)入口端的第二流量传感器(12),被测膨胀机(21)入口端的第三流量传感器(20),被测膨胀机(21)出口端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压缩机(8)出口端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工质泵(13)出口端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4)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5),以及被测膨胀机(21)入口端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8)和第四压力传感器(19);所述低压缓冲罐(3)与高压缓冲罐(11)之间还旁接有减压阀(23),所述高压缓冲罐(11)还连接有一冷却水泵(16);以水为工质进行说明:该装置启动时,首先打开第一截止阀(2)和第二截止阀(4),运行启动锅炉(1);启动锅炉(1)的内置水泵将低压缓冲罐(3)内的工质打入启动锅炉(1)中,工质在启动锅炉(1)中吸热温度升高后进入低压缓冲罐(3)内,随后再次进入启动锅炉(1)循环吸热;待低压缓冲罐(3)内的工质达到1.0MPa,179.9℃时,开启压缩机(8),将低压缓冲罐(3)内分离出的蒸汽压缩至2.5MPa后送入高压缓冲罐(11);开启调节阀(17),工质蒸汽进入被测膨胀机(21)进行膨胀做功,由测功机(22)测量膨胀机(21)的输出功率、扭矩等参数;做完功后的乏汽回到低压缓冲罐( 3) ,若工质为湿工质,则膨胀后的乏汽为汽液混合物,工质在低压缓冲罐(3)内经汽水分离后,分离出来1.0MPa,179.9℃的饱和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8)继续循环;压缩机( 8) 出口处工质为2.5MPa,313.1℃过热蒸汽,而正常运行时,高压缓冲罐(11)内为饱和状态,因此,多余的热量由冷却水泵(16)打入的冷却水带走;正常运行时,被测膨胀机(21)送入低压缓冲罐(3)内的湿蒸汽分离出的饱和液留在低压缓冲罐(3)内会使得其液化不断升高,为了维持低压缓冲罐(3)与高压缓冲罐(11)内的液位平衡,工质泵(13)可将低压缓冲罐(3)内的1MPa低压饱和工质加压后送入2.5MPa高压缓冲罐(11)内;减压阀(23)所在的管路为旁路管道,被测膨胀机(21)出现故障时,高压缓冲罐(11)内的工质可由减压阀(23)降压后进入低压缓冲罐(3);被测膨胀机(21)出口的温度和压力由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进行监测,压缩机(8)出口的温度和压力由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进行监测,工质泵(13)出口的温度和压力由第三温度传感器(14)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5)进行监测,被测膨胀机(21)入口的温度和压力由第四温度传感器(18)和第四压力传感器(19)进行监测;压缩机(8)入口的流量由第一流量传感器(7)进行监测,工质泵(13)入口的流量由第二流量传感器(12)进行监测,被测膨胀机(21)入口的流量由第三流量传感器(20)进行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018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