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量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的污染空间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9019.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念亮;李云婷;张大伟;王欣;孙峰;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的污染空间分析方法及装置,属于大气污染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面高密度监测网络监测到的目标区域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将获取到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排列成矩阵的形式,得到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对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进行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不同传感器监测站点的双聚类块;将双聚类处理后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插值到空气质量模型的网格中,并进行网格化处理;将每个网格内的大气污染浓度与周边网格内的大气污染浓度进行对比,确定出高浓度排放网格,得到不同双聚类块的高值区域。本发明能够获得区县级别的空气质量变化精细化特征,甄别本地的污染源特征,为环境管理形成更为系统化的技术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量 大气污染 浓度 数据 污染 空间 分析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海量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的污染空间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地面高密度监测网络监测到的目标区域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其中,所述地面高密度监测网络由部署在目标区域的多个传感器组成;步骤2:将获取到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排列成矩阵的形式,得到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其中,所述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中的行以传感器监测站点进行排列,所述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中的列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步骤3:对所述大气污染浓度数据矩阵进行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不同传感器监测站点的双聚类块;步骤4:将双聚类处理后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工具插值到空气质量模型的网格中,对大气污染浓度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步骤5:将每个网格内的大气污染浓度与周边网格内的大气污染浓度进行对比,确定出高浓度排放网格,最后得到不同双聚类块的高值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9901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