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193.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刘凤泉;周建军;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通过浸润或采用涂覆的方式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负极或任选地隔膜置于未形成固态电解质的可凝胶体系中,使得正负极表面及内部被可凝胶体系浸润,并进入到所述正负极内部的空隙中,待可凝胶体系达到形成固态电解质的经过固化之后,其可原位在正负极片表面及其内部形成固态电解质,采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整个电池内部即可形成导电网路,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内部的电阻,从而提高导电率和倍率性能,还可以解决液态电解液带来的安全隐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固态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可凝胶体系;2)将负极集流体、负极材料压制成负极后置于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中浸润;或者将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涂覆到负极集流体、负极材料压制成的负极表面上;3)将正极集流体、正极材料压制成正极后置于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中浸润;或者将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涂覆到正极集流体、正极材料压制成的正极表面上;4)将上述浸润或涂覆后的负极、任选地隔膜、正极在电池压制模具中压制成一体,形成注液前全固态电池,即所述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可凝胶体系包括以下组分:锂盐和醚类化合物,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或直链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体系中可凝胶化的聚合物和/或可凝胶化的预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等于1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851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