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193.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刘凤泉;周建军;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固态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可凝胶体系;
2)将负极集流体、负极材料压制成负极后置于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中浸润;或者将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涂覆到负极集流体、负极材料压制成的负极表面上;
3)将正极集流体、正极材料压制成正极后置于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中浸润;或者将步骤1)中的可凝胶体系涂覆到正极集流体、正极材料压制成的正极表面上;
4)将上述浸润或涂覆后的负极、隔膜、正极在电池压制模具中压制成一体,形成注液前全固态电池,即所述柔性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
其中,可凝胶体系由以下组分组成:锂盐、醚类化合物、电解液的溶剂、无机纳米颗粒和添加剂;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20wt%且小于等于30wt%;所述醚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70wt%且小于等于80wt%;所述电解液的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0wt%且小于等于60wt%;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0wt%且小于等于20wt%;所述添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0wt%且小于等于20wt%;
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或直链醚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剂选自聚酯或其共混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直链醚类化合物的通式如式(1)所示:
R1—O—(R2—O)n—R3 式(1)
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R2选自直链或支链的C1-C6的亚烷基;所述R2上的碳原子上的H被下述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取代:烷氧基、烷硫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杂环基、杂环基氧基、杂环基硫基、羟基、巯基、硝基、氨基、卤素;
R1和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R1和R3的碳原子上的H被下述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取代:烷氧基、烷硫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杂环基、杂环基氧基、杂环基硫基、羟基、巯基、硝基、氨基、卤素;
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含有一个氧、两个氧、三个氧或更多氧的C2~C20环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环烷烃为单环、稠合环、螺环或桥环;
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全氟丁基磺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铝酸锂、氯铝酸锂、氟代磺酰亚胺锂、氯化锂和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1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