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稻秧苗栽培基质的营养土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648.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坤;高时凤;华胜;蒋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稻秧苗栽培基质的营养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良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土壤翻整破碎并晾晒,翻整深度至20‑30cm,破碎粒径至4‑8cm,晾晒3‑5天;将凹凸棒土10‑13份、污泥15‑17份、泥炭5‑9份、沼渣5‑9份均匀覆盖至翻整破碎后的土壤表面;再次翻整破碎土壤,将土壤与上述覆盖物混合均匀,再次破碎粒径至2‑4cm;另取改良材料覆盖在上述二次翻整破碎的土壤上,覆盖高度为1.6‑2.4cm。本发明改良的营养土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保证了营养土的肥力,凹凸棒土和笋壳、甘蔗渣的吸水性提高了营养土的蓄水潜力,减少人力投入,能够有效的为水稻提供所需的营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稻 秧苗 栽培 基质 营养 土改 良方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水稻秧苗栽培基质的营养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良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土壤翻整破碎并晾晒,翻整深度至20‑30cm,破碎粒径至4‑8cm,晾晒3‑5天;将凹凸棒土10‑13份、污泥15‑17份、泥炭5‑9份、沼渣5‑9份均匀覆盖至翻整破碎后的土壤表面;再次翻整破碎土壤,将土壤与上述覆盖物混合均匀,再次破碎粒径至2‑4cm;另取改良材料覆盖在上述二次翻整破碎的土壤上,覆盖高度为1.6‑2.4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864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育苗桶
- 下一篇:一种生产高硒含量植物的人造土壤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