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心室肌组织的心力衰竭模型的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17654.0 申请日: 2017-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7273655B 公开(公告)日: 2020-07-14
发明(设计)人: 张方方;刘海龙;周维帅;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16H50/50 分类号: G16H50/50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温福雪;侯明远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人体心室肌组织的心力衰竭模型的设计方法,属于虚拟人体心脏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对心脏兴奋‑收缩耦合下心肌电生理、力学特征和螺旋波动力学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心衰与心律失常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TP06模型仿真人体单个心室肌细胞,再将TP06模型与NHS08模型耦联,建立ECC模型;基于改进的TP06模型和现有数据建立人心室心衰肌细胞模型,比较正常和心衰情况下人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和力学的特性、动作电位时程恢复曲线以及早期后除极恢复曲线;最终通过在细胞间加入耦联,成功构建二维单层心肌组织动作电位传导模型,并采用“切波法”诱发螺旋波;然后,比较了正常和心衰情况下的螺旋波动力学特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体 心室 组织 心力衰竭 模型 设计 方法
【主权项】:
一种人体心室肌组织的心力衰竭模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细胞刺激方案给人体心室肌组织的单个细胞施加连续的n个刺激,前n‑1个刺激,每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不断的缩小,时间间隔为280~1000ms,最后一个刺激与前一个刺激的时间间隔为800~1000ms;刺激强度为‑38~52μA/cm2,持续时间为1~2ms,刺激频率为1~2Hz;第二步,建立细胞电生理模型从数学角度分析TP06细胞模型,TP06细胞模型即为多个非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的数目即为TP06细胞模型中定义的变量个数;非线性方程具体形式如下:dydt=-y(V,t)-y∞(V)τy(V)]]>τy(V)=1α(V)+β(V)]]>式中:τ是时间常数,即y从峰值降低到67%所需要的时间;y代表不同的门控变量,假设y有“开”、“关”两种状态,门从关到开和从开到关的速率分别为α和β,不同y的状态改变实现各离子电流,并引起膜电压V的一系列变化,即动作电位,t是计算机仿真时间;设定时间步长为0.02ms~0.05ms;第三步,建立细胞的ECC模型细胞力学模型中的NHS08力学模型的计算方程如下:肌小节的长度和速度不相关张力Tind;肌小节的等长条件下,对Ca2+存在依赖性张力T0关系如下:Tind=Tref(z/zmax)T0=Tinda式中,z是可利用的肌动蛋白TnC位点分数,zmax是在给定肌小节长度下,可利用的肌动蛋白位点的最大的分数,a是肌小节长度和速度的尺度函数;使用强耦合方法实现细胞电生理模型和NHS08力学模型耦联,形成ECC模型,即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求解TP06细胞模型和NHS08力学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使用一阶前向Euler算法求解ECC模型中所有非线性方程,时间步长为0.02~0.05ms;为了使获得稳定的ECC模型,以1~2Hz的频率仿真多个电生理过程后,再记录细胞电生理模型和NHS08力学模型的人类心室肌细胞的电‑力特性;第四步,建立人类心室肌细胞的心衰模型首先,将具有超慢失活和再激活特性的人类心室肌细胞的L‑型钠电流INaL加入到ECC模型中,用INaL=GNaLm3h(V‑ENaL)计算,使ECC模型真实再现出人类心室肌细胞的钠电流的动态跨膜过程,式中m,h表示钠通道的激活、快速失活,GNaL表示L‑型钠通道电导,ENaL表示L‑型钠通道的平衡电势;然后对ECC模型的部分参数进行调整,如下表第五步,建立人类心室肌组织的心衰模型首先,将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过程加入到ECC模型中,兴奋在二维心室肌组织中传导使用扩散方程描述:dV/dt=-(Iion+Ist)/Cm+D▿2V]]>▿2V=∂2V∂x2+∂2V∂y2]]>式中:是空间梯度算子,x和y为组织的空间坐标,仿真中分别通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二阶差商来表示,项反映了兴奋膜电位在心室肌组织中的扩散传导过程,V是单位细胞膜面积上的膜电压,Cm为单位细胞膜面积上的等效电容,D是扩散系数用来模拟闰盘电阻的作用;Iion是单位细胞膜面积上受到离子浓度、膜电位和门控变量制约的总的细胞膜电流密度;Ist是单位细胞膜面积上的刺激电流强度;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对扩散方程做近似,如下:∂x=Δx,∂y=Δy]]>式中:Δx和Δy称为空间步长,且可调;然后,采用无通量边界条件对二维心室肌组织进行边界处理,方程如下:∂V/∂x|x=xmin,x=xmax=∂V/∂y|y=ymin,y=ymax=0]]>式中:x和y是组织的空间坐标,xmin和xmax分别表示x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ymin和ymax分别表示y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该方程的求解过程如下:沿x轴变量为j和y轴变量为i方向进行计算位于心室肌组织片边界处第n个细胞的膜电压,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细胞点n位于组织边界上四个顶点时,计算公式如下:∂2V(1,1)=V(2,1)-V(1,1)∂x2+V(1,2)-V(1,1)∂y2∂2V(1,n)=V(2,n)-V(1,n)∂x2+V(1,n-1)-V(1,n)∂y2∂2V(n,1)=V(n-1,1)-V(n,1)∂x2+V(n,2)-V(n,1)∂y2∂2V(n,n)=V(n-1,n)-V(n,n)∂x2+V(n,n-1)-V(n,n)∂y2]]>细胞点n位于左右边界(即沿y轴方向变化)时,计算公式如下:∂2V(1,i)=V(1,i-1)+V(1,i+1)-2V(1,i)∂y2+V(2,i)-V(1,i)∂x2∂2V(n,i)=V(i-1,n)+V(i+1,n)-2V(i,n)∂y2+V(i,n-1)-V(i,n)∂x2]]>同理,细胞点n位于上下边界(即沿x轴方向变化)时,计算公式为:∂2V(j,1)=V(j-1,1)+V(j+1,1)-2V(j,1)∂x2+V(j,2)-V(j,1)∂y2∂2V(j,n)=V(j-1,n)+V(j+1,n)-2V(j,n)∂x2+V(j,n-1)-V(j,n)∂y2]]>最后实现多个细胞组成的正方形二维心室肌细胞组织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76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