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客观融合的软件非功能需求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5278.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康雁;李彤;段明磊;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10 | 分类号: | G06F8/10;G06F8/20;G06F18/25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主客观融合的软件非功能需求评价方法,先将主客观属性节点的划分,然后确定专家的权重向量和属性权重向量,确定最底层属性节点的评分矩阵,计算最底层属性节点对应的上层属性节点的未确知测度值;确定属性节点的最终评分值,将属性节点的未确知测度与对应的属性节点的权重进行合成便可得出该属性节点的最终得分,自底向上逐层求解便可得出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属性评分值。能够充分地反映客观信息和决策者个人认知水平的模糊性、灰性、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主客观 融合 软件 功能 需求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主客观融合的软件非功能需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主客观属性节点的划分,将建立的非功能需求ESIG图中的最底层节点中由专家直接评分的节点分类为主观属性节点,其余节点划分为客观属性节点;步骤2,确定专家的权重向量和属性权重向量,由专家给出的犹豫模糊偏好关系构造犹豫模糊偏好关系矩阵,并根据专家权重向量确定算法和属性权重向量确定算法分别确定专家的权重向量和属性权重向量;步骤3,确定最底层属性节点的评分矩阵,专家对主观属性节点进行打分,对于客观属性节点的评分根据具体的数据确定,最后根据专家意见的不确定性量化算法得出最底层属性节点的评分矩阵;步骤4,计算最底层属性节点对应的上层属性节点的未确知测度值;步骤5,确定属性节点的最终评分值,将属性节点的未确知测度与对应的属性节点的权重进行合成便可得出该属性节点的最终得分,自底向上逐层求解便可得出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属性评分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52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