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用多孔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028.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熊瑶;郑煜铭;钟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碳(CO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吸附 多孔 纳米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用多孔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利用热重分析仪合理得筛选出高分子作为适当的碳前躯体及有机造孔剂,通过混合静电纺丝技术和一步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多孔碳纳米纤维膜;该方法造孔性能显著,可免除传统碳材料制备中复杂的活化步骤,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并且避免了活化过程的二次污染问题;根据热重分析数据合理得调控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参数,可选择性得调控所制备材料的孔结构,形成大量的微孔和超微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附,是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少量高分子通过热重分析仪在分析气体气氛中分析目标高分子在一定温度下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好(热重分析后有质量剩余)的高分子作为碳前躯体,热稳定性差(热重分析后无质量剩余)的高分子作为有机造孔剂;(2)将碳前驱体与有机造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混合纺丝液;(3)将步骤(2)中混合纺丝液转移至注射器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4)将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置于鼓风烘箱中,在空气气氛中,低温预氧化,得到预氧化多孔纳米纤维;(5)将步骤(4)中得到的预氧化多孔纳米纤维膜置于碳化炉中,高温碳化,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602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