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含水层污染的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7471.4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家忠;刘咏;马雷;王龙平;杨章贤;刘建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源头上防止含水层污染的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方法,特征是采取水平设置的可渗透反应墙和抽水井;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在污染羽流经的路径挖一沟渠,沟渠内挖一水平场地,铺设反应性介质形成水平的可渗透反应墙体,反应性介质材料根据污染物的修复机理选择并分层设置,反应性渗透墙的上方回填土壤或沙土覆盖至与沟渠底部齐平,墙体两侧紧贴沟渠坝埂建设防渗墙,以确保污染水通过可渗透反应材料墙体下渗进入地下含水层;抽水井是指在水平可渗透反应墙中间打一深达地下含水层的井,井壁以防渗材料制成,井底设置过滤介质层,抽出的水来自地下含水层。本发明的优点是挖沟和打井深度浅,材料容易分层,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含水层 污染 渗透 反应 原位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源头上防止含水层污染的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水平设置的可渗透反应墙和抽水井;所述水平设置的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在污染水流经的路径挖一沟渠,沟渠内挖一深度在1‑1.2m的水平场地,填充铺设总厚度在0.6‑0.8m的反应性介质形成水平的可渗透反应墙体,所述反应性介质材料根据检测到的水中所含污染物种类及其相应的修复机理对应选取,并选择能够与污染物发生反应的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各种材料分层铺设后形成水平放置的可渗透性反应墙体;可渗透反应墙体的上方回填土壤或沙土覆盖至表面与沟渠底部齐平;在水平放置的可渗透反应墙体两侧紧贴沟渠坝埂建设防渗墙,防渗墙的垂直高度高于常年沟渠最高水位线0.3‑0.5m;所述抽水井,是在水平的可渗透反应墙中间打一深度直达地下含水层的抽水井,井壁以防渗材料制成,井底设置厚度为15‑20厘米的过滤介质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74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