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监督的鼾声来源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0722.8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1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贺冲;李阳;许志勇;田巳睿;赵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10L15/22;G10L15/16;G10L19/032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监督的鼾声来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的预处理、训练和识别,具体步骤为:首先,对鼾声实测数据进行Mel频率变换,得到数据样本;其次,设置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卷积层输出特征图数量和卷积核大小、池化尺寸、权矢量更新学习率、批训练样本数目、训练迭代次数;再次,将训练集的鼾声时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输入,根据设置好的网络结构进行网络初始化,经过前向过程、方向误差传播、更新权值和偏置,直到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完成训练过程;最后,将测试集送入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鼾声来源,识别结果准确,性能优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督 鼾声 来源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有监督的鼾声来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步骤1、利用麦克风阵列鼾声采集系统获取实测数据,并对实测数据进行鼾声片段的标记;/n步骤2、对步骤1中得到的实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基于Mel频率变换的时频谱图,具体如下:/n步骤2-1、以记录的鼾声起始点为标准,统一选取此后时长为1秒的数据,进行短时分帧、预加重、加窗处理,所述短时分帧的帧长32ms,帧移16ms;/n步骤2-2、对每一帧进行N点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求频谱,公式如下:/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07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