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合金成分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9364.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吕云卓;陆兴;覃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C22C45/00;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成分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不同单质粉末分别放置在不同送粉桶内,利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方法成型合金;在成型第一道合金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连续调整不同送粉桶的送粉量,使得成型的第一道合金成分连续梯度变化;随着成型道数的增加,激光功率逐渐增加,扫描速率和送粉量的调整与第一道合金相同;确定成型的每道合金的成分,完全非晶态区域;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所成型合金的完全非晶态区域逐渐缩小,最终即将消失的完全非晶态区域所对应的成分,为该合金体系玻璃形成能力最强的成分。本发明可快速鉴别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成分,有效降低开发非晶合金成分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成分 通量 筛选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晶合金成分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S1、将不同单质粉末分别放置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装置的送粉器的不同送粉桶内,在打印环境氧浓度低于50ppm,基板预热温度0~800℃的条件下,利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方法成型合金;S2、在成型第一道合金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连续调整不同送粉桶的送粉量,使得输送到激光加工点处的粉末中不同单质的质量比发生连续变化,使得成型的第一道合金成分沿扫描方向呈连续梯度变化;S3、在成型随后的多道合金过程中,随着成型道数的增加,激光功率逐渐增加,扫描速率和送粉量的调整与第一道合金相同;S4、利用X射线能谱仪确定成型的每道合金的成分;S5、利用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成型的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S6、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不同微观组织形貌区域的相,并确定完全非晶态的区域;S7、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所成型合金的完全非晶态区域逐渐缩小,最终即将消失的完全非晶态区域所对应的成分,为该合金体系玻璃形成能力最强的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93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