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跟车行为分析中的期望跟车距离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6893.5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斌;张启超;夏中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11482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文浩;吴晓芬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跟车行为分析中的期望跟车距离计算方法。基于驾驶员在环汽车仿真测试平台,在采集数据时,设计多种不同的驾驶场景,针对多个驾驶员进行驾驶数据的采集;从中提取每个驾驶员的跟车行为特征参数数据集;对所有驾驶员的特征行为参数数据集进行聚类,聚类为几种不同的驾驶类别,作为训练数据集;然后利用上述训练数据集,对待分类的当前驾驶员进行类别判断。既实现了对不同跟车行为进行分类,又提高了采集跟车行为数据的效率,而且成本低、安全性好。本发明还利用高斯过程模拟驾驶员的纵向驾驶行为,能够为当前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期望跟车距离,提升了辅助驾驶系统对不同驾驶员的主动适应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车行 分析 中的 期望 距离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驾驶员跟车行为分析中的期望跟车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1,采用仿真环境采集当前驾驶员的驾驶数据;/n步骤A2,针对当前驾驶员的驾驶数据,根据预设的片段数量,选取近似稳态跟车的数据片段;分别对各数据片段进行预处理,得到该驾驶员纵向行为特征参数数据集;/n步骤A3,根据当前驾驶员的所述纵向行为特征参数数据集,基于分类方法的训练数据集,对当前驾驶员进行分类;/n步骤A4,根据步骤A3的分类结果,计算当前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的期望跟车距离;/n步骤A5,利用个性化学习模式,校正所述当前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的期望跟车距离;/n其中,步骤A5中“利用个性化学习模式,校正所述当前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的期望跟车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n步骤C1,将驾驶员纵向行为建模为高斯过程回归模型:/np(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689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