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塔和烟气脱硫及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2147.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王海波;刘忠生;李欣;韩天竹;杨秀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B01D53/75;B01D47/12;C02F9/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塔和烟气脱硫及废水处理方法。烟气脱硫塔由上至下依次为烟气排放区、除雾区、塔盘区、喷淋区和废水处理区;烟气排放区与除雾区通过锥体形变径相连,塔盘区与喷淋区通过倒锥体形变径相连;废水处理区中央通过一块竖直隔板I分为氧化絮凝区和循环清液区,循环清液区顶部通过隔板II将循环清液区与氧化絮凝区及喷淋区完全隔开;所述的氧化絮凝区设置搅拌装置;所述竖直隔板I设置过滤介质;本发明在一个塔内进行烟气除尘、脱硫及废水处理,利用烟气对废水进行搅拌实现氧化絮凝浓缩操作,利用竖直隔板两侧的液位差作为推动力实现了脱硫废水的过滤操作,大幅降低占地面积,显著降低装置建设、改造所需的费用及装置的操作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絮凝 烟气脱硫塔 竖直隔板 循环清液 废水处理 喷淋区 废水处理区 烟气排放区 烟气脱硫 除雾区 塔盘区 变径 隔板 倒锥体形 过滤操作 过滤介质 降低装置 搅拌装置 脱硫废水 烟气除尘 液位差 锥体形 隔开 脱硫 烟气 推动力 废水 浓缩 改造 建设 | ||
【主权项】:
1.一种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为烟气排放区、除雾区、塔盘区、喷淋区和废水处理区;所述的烟气排放区顶部设置烟气出口;所述的除雾区设置除雾设备;所述的塔盘区设置一层或多层塔盘;所述的废水处理区中央通过一块竖直的隔板I分为氧化絮凝区和循环清液区,其中氧化絮凝区与喷淋区连通,循环清液区顶部通过隔板II将循环清液区与氧化絮凝区及喷淋区完全隔开,循环清液区顶部塔壁上设置通气口;所述的隔板I设置至少一个开口,开口面积为隔板I面积的10%~90%;隔板I的开口上固定过滤介质;所述的氧化絮凝区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固定件连接于脱硫塔底;所述的固定件上部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底部固定于脱硫塔底;所述的搅拌装置的旋转轴竖直插装于固定件的圆筒状结构内,旋转轴可绕其中心线旋转;所述的旋转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旋转叶轮、导流板、搅拌桨;所述的旋转叶轮、导流板和搅拌桨以旋转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的旋转叶轮由若干叶片组成,叶片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叶片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75°,所述的导流板为倒锥形结构,倒锥形顶部为敞口结构,导流板的倒锥形底部与旋转轴之间设置缝隙,所述的搅拌桨沿轴向水平设置若干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21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