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支架和管道组件的制造过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1592.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简·博杰松;佩尔·安东森;简·奥洛夫松;维克托·罗森;简-英格·菲尔梅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田欣欣,刘思哲 |
地址: | 瑞典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支架和子套装组件(1)的制造过程,所述过程包括步骤(a),将支架(2)放置在成形工具(10)内并将子套装件(3)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和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之间,子套装件(3)优选地具有管道元件(4)和弹性垫(7);步骤(b),致动所述成形工具(10)用于塑性变形所述支架(2),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彼此靠近并按压所述子套装件(3),从而将所述子套装件(3)抓持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之间,以及在致动成形工具(10)以使支架塑性变形的步骤(b)期间的步骤(c),使用不同于子套装件(3)的支撑间隔件,用于将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停止在与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预定的夹持距离(d1)处,以便固定所述子套装件(3)而不压碎它。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支架 管道 组件 过程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制造支架和子套装组件(1)的制造过程,所述过程包括:‑步骤(a),将支架(2)放置在成形工具(10)内并且将子套装件(3)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和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之间,所述子套装件(3)一方面包括至少子套装元件(4),优选地为管道元件(4),并且另一方面包括至少弹性垫(7),所述弹性垫(7)具有低于所述子套装元件(4)的杨氏模量的杨氏模量并且插在所述子套装元件(4)与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中的至少一个之间,所述子套装件(3)在静止时具有第一初始厚度(E3‑0),‑步骤(b),致动所述成形工具(10)以使所述支架(2)塑性变形,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彼此靠近并按压所述子套装件(3),从而将所述子套装元件(4)和所述弹性垫(7)的厚度压缩在固定间隙(12,12')中,并且因此将所述子套装件(3)抓持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2A)和第二部分(2B)之间,‑在致动所述成形工具(10)以使所述支架塑性变形的步骤(b)期间,所述过程包括步骤(c),使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停止在与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称为“强制夹持距离”(d1)的预定距离(d1)处,从而限定称为“强制固定间隙”的固定间隙(12)的第一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子套装件(3)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初始厚度的第二减小的中间厚度(E3‑1),以及‑步骤(e),从所述成形工具(10)释放所述支架和子套装组件(1),其中已塑性变形的所述支架(2)弹性地松弛,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向后移动与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称为“残余夹持距离”(d2)的一定距离(d2),所述“残余夹持距离”(d2)大于所述强制夹持距离(d1),使得所述固定间隙(12)采取称为“残余固定间隙”(12')的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子套装件(3)具有大于所述第二中间厚度(E3‑1)的第三最终厚度(E3‑2),‑并且其中所述强制夹持距离(d1)被选择为使得在从所述成形工具(10)释放所述支架和子套装组件(1)产生的所述残余固定间隙(12')内,所述子套装件(3)的所述最终厚度(E3‑2)小于其所述第一初始厚度(E3‑0),并且与所述弹性垫的静止时的厚度(E7‑0)相比,所述弹性垫(7)被残余地压缩1%至40%的厚度,优选地为1%至15%的厚度,使得所述子套装件(3)通过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固定在所述残余固定间隙(12')中,所述子套装元件(4)不被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压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管材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15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