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62415.2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7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开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一)设施建造;(二)稻田地排碱:首先在稻田内每隔1—1.5米铺设排碱管,排碱管的中部高,两端低,使碱水能及时排空到稻田地四边的水沟中,并且在排碱管外侧包裹粗布,然后,在排碱管的下部设有石硝层;然后,往稻田地里加水,水加到稻田地面以上10公分,再加满水后第二天再排掉水,循环多次,直至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在1.5以下;(三)稻田地施肥插秧;(四)稻田地投放泥鳅苗;(五)定期测量盐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以往盐碱地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的局面,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大的效益,水稻又能给泥鳅提供阴凉的水体环境,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排碱管 泥鳅 盐度 盐碱地 套养 四边 阴凉 定期测量 农民朋友 设施建造 水体环境 泥鳅苗 粗布 满水 排碱 排空 石硝 插秧 水沟 水能 施肥 铺设 水稻 投放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设施建造:稻田地采用单块面积5至10亩,沿稻田地四边挖2米宽1米深的水沟,在沟的外侧设有防逃网,在稻田地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口位置因地形而定;(二)稻田地排碱:在基础设施建好后,开始进行排碱工作,排碱具体方法:首先在稻田内每隔1—1.5米铺设排碱管,排碱管的中部高,两端低,使碱水能及时排空到稻田地四边的水沟中,并且在排碱管外侧包裹粗布,然后,在排碱管的下部设有石硝层;然后,往稻田地里加水,水加到稻田地面以上10公分,再加满水后第二天再排掉水,循环多次,直至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在1.5以下;(三)稻田地施肥插秧:排碱工作完成后,对稻田地施肥,经过发酵消毒的牛粪每亩地2吨,均匀抛撒,在基础工作做完后加水插秧;(四)稻田地投放泥鳅苗:在稻秧返青后投放规格在3至5公分的泥鳅苗,每亩地1—1.5万尾,泥鳅苗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五)定期测量盐度:在套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测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如果有超标就要再次重复排碱工作,直至水体达到正常指标;所述的排碱管的表面设有多个纵向割缝(a2),所述的纵向割缝为外窄内宽的缝,并且在排碱管的左端部设有第一阀门(a3),右端设有第二阀门(a4);所述的排碱管(a1)的生产采用的方法如下:套管(2)在套管支撑组件(4)的支撑下轴向移动,放到数控分度组件(5)的卡盘中,然后卡盘夹紧,套管夹紧组件(3)将整根套管夹紧,锯齿铣刀传动组件(1)驱动锯齿铣刀转动,锯齿铣刀进给组件(7)根据套管(2)参数设定进给速度,驱动锯齿铣刀径向进给,工作时,根据割缝长度要求,设定锯齿铣刀径向进给深度,完成加工后,锯齿铣刀自动返回原位;锯齿铣刀返回原位后,套管夹紧组件(3)松开套管(2),套管(2)由套管支撑组件(4)支撑住,数控分度组件(5)转动套管(2),实现分度,然后套管夹紧组件(3)夹紧套管(2),锯齿铣刀进给组件(7)驱动锯齿铣刀进给,加工套管;当割缝加工完一整圈后,套管夹紧组件(3)松开套管(2),套管轴向移动组件(6)驱动套管(2)轴向移动一段距离,继续加工下一圈割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开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开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624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