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6913.1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叶燕帅;凌华梅;王玉江;牛彩云;卢承姚;郑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韦平忠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涉及汽车检测领域,它通过一种便捷式发动机润滑油道检测仪的连通器在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管道上串联流量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各个转速下润滑油的流量,通过与数据库中原该型号发动机的标准流量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技术状况。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发动机进行解体、不便于安装检测,且使用检测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润滑 系统故障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种便捷式发动机润滑油道检测仪对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检测,所述便捷式发动机润滑油道检测仪包括设有出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的连通器(1),所述出油通道通过高压油管(3)与流量传感器(5)的进油管道连通;所述流量传感器(5)的出油管道通过回油管(2)与所述连通器(1)的回油通道相连通;所述流量传感器(5)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和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连通器(1)包括具有前端盖(1‑1‑2)的壳体总成(1‑1)、与所述壳体总成(1‑1)连接形成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的后端盖(1‑2);所述壳体总成(1‑1)外侧开设有工具卡槽(1‑1‑1),内部设置有出油连接管(1‑1‑3);所述后端盖(1‑2)包括有接口开设有螺纹的回油连接管(1‑2‑1)和设有让所述出油连接管(1‑1‑3)伸出的通孔的盖板体(1‑2‑2);所述出油连接管(1‑1‑3)伸出端开设有外螺纹,下端开设有内螺纹(1‑1‑5);所述前端盖(1‑1‑2)上开设有进油孔(1‑1‑4)和密封垫槽(1‑1‑6);在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之间设置有滤芯(1‑3),所述滤芯(1‑3)套装在所述出油连接管(1‑1‑3)上;检测操作步骤包括有:1)先将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拆下,后用所述出油连接管(1‑1‑3)下端的内螺纹(1‑1‑5)与发动机的油管连通,将所述连通器拧在原滤清器安装螺栓上将所述连通器(1)固定安装在发动机上,再用管接头将所述流量传感器(5)的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分别与所述连通器的出油连接管(1‑1‑3)和回油连接管(1‑2‑1)连通;2)检测发动机机油液面高度,将机油加注至上止线位置;起动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机油通过所述连通器(1)的出油连接管(1‑1‑3)流经所述流量传感器(5)后从所述连通器的回油连接管(1‑2‑1)流回所述连通器(1)内,经过所述滤芯(1‑3)过滤后流入发动机润滑油道;3)当发动机内部油道存在制造缺陷或者技术损伤时,由于管道的阻力发生变化,在机油、油泵和发动机转速、水温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流经所述流量传感器的润滑油流量会发生改变;此时所述处理器接收到传感器信号后,进行信号处理,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油道流量的测量值;4)对比标定实验数据库中该型号发动机各个转速、温度的流量数据,可以对发动机内部油路管道系统做出技术性能评价,并有助于具体的问题诊断与查找;5)当所述处理器的数据库没有所测试发动机的标定数据时,则通过先对性能良好的发动机进行反复实验,然后将该实验数据录入标定实验库,作为评价基准;6)测试结束后,待润滑油冷却后拧下所述连通器,装上原拆下的滤清器,发动机即可恢复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69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