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电阻装夹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3117.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葛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英 |
主分类号: | H01C17/02 | 分类号: | H01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王雄 |
地址: | 2343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阻漆涂装过程中的电阻装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绕线电阻装夹机器人,包括机身、装夹装置和喷漆装置;所述的装夹装置数量至少为五,各装夹装置均包括转轮大轴、装夹主齿轮、装夹终端和轮系组;所述的喷漆装置包括储漆仓、喷漆气缸、喷漆管、喷头和软管。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绕线电阻的自动装夹,对同种绕线电阻的大量涂装,对不同直径绕线电阻的同时涂装,以及自动卸料,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多种不同直径绕线电阻进行涂装;同时,本发明所还能够同时对大量的电阻进行涂装,涂装效率高;且涂装好的绕线电阻能够自动从装夹终端上滑落,无需人工取下,十分便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绕线电阻装夹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装夹装置(2)和喷漆装置(3);所述的装夹装置(2)安装在机身(1)内侧,喷漆装置(3)安装在机身(1)后侧上部;其中:所述的机身(1)用于支撑装夹装置(2)和喷漆装置(3);所述的装夹装置(2)用于对需要涂装的电阻进行自动装夹,并能对装夹好的电阻进行公转和自转,且能够将涂装好的电阻自动放下;所述的喷漆装置(3)用于对在装夹装置(2)上进行公转和自转的电阻进行自动喷漆;所述的机身(1)整体为立方体框架结构,机身(1)包括顶板(11)、后侧板(12)、前侧板(13)和底板(14);所述的装夹装置(2)数量至少为五,各装夹装置(2)均从左往右均匀安装在机身(1)内部,且相邻两个装夹装置(2)中部的后侧板(12)上均竖直设有滑杆槽;各装夹装置(2)均包括转轮大轴(21)、装夹主齿轮(22)、装夹终端(23)和轮系组(24);转轮大轴(21)竖直安装在机身(1)内,转轮大轴(21)顶部安装在顶板(11)上且贯穿顶板(11),转轮大轴(21)底部安装在底板(14)上;位于机身(1)中部的装夹装置(2)的转轮大轴(21)上端还安装有皮带轮,该转轮大轴(21)通过皮带与外部电机相连接;各转轮大轴(21)的键槽上部均水平固连有装夹主齿轮(22),装夹主齿轮(22)上设置有至少八个圆柱形插夹孔(221);各装夹装置(2)的装夹主齿轮(22)从左往右依次啮合;所述的装夹终端(23)数量与装夹主齿轮(22)上的插夹孔(221)数量相等;各装夹终端(23)对应安装在各插夹孔(221)中;所述的轮系组(24)包括从动装夹齿轮(241)、主动装夹齿轮(242)和主夹电机(243),从动装夹齿轮(241)的数量与装夹终端(23)的数量相等且安装在装夹终端(23)顶部,主动装夹齿轮(242)与主夹电机(243)均安装在装夹主齿轮(22)上,主动装夹齿轮(242)与从动装夹齿轮(241)之一相啮合,且主动装夹齿轮(242)与主夹电机(243)主轴相连接;所述的装夹终端(23)包括主筒(231)、固位板(232)、支杆(233)、封盖(234)、转杆(235)、弹簧(236)和电磁铁(237);所述的主筒(231)为空心回转结构体,主筒(231)可紧密嵌入装夹主齿轮(22)的插夹孔(221)内,固位板(232)为扁平钢板,固位板(232)分布在装夹主齿轮(22)上下两端且包绕在主筒(231)四周,固位板(232)一端与主筒(231)相接触,固位板(232)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装夹主齿轮(22)上;所述的支杆(233)为铁质结构,支杆(233)可上下滑动的嵌入主筒(231)内,主筒(231)上端固连有扁平圆形的封盖(234),所述的转杆(235)数量为四,四个转杆(235)均匀布置在主筒(231)下端面四周,四个转杆(235)均为“L”型结构,转杆(235)顶端外部铰接在主筒(231)上,转杆(235)顶端内部铰接在支杆(233)上,弹簧(236)一端固连在转杆(235)顶端,弹簧(236)另一端固连在封盖(234)内壁,封盖(234)内壁中部还安装有一号电磁铁(237);轮系组(24)的从动装夹齿轮(241)通过螺钉固定在封盖(234)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英,未经王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311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