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酶的蚕丝纳米小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253.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维;刘向阳;林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8/44;A61K47/46;A61P3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裹酶的蚕丝纳米小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蚕丝溶液;S2:将酶包裹进蚕丝,形成包裹酶的蚕丝纳米小球。制得的蚕丝纳米小球可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在解酒药上的应用。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蚕丝纳米小球能有效保护包裹酶的活性,实现多种酶的串联反应,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蚕丝 纳米 小球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包裹酶的蚕丝纳米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蚕丝溶液,具体为:S11、将蚕茧剪碎,置于5%的NaHCO3溶液中煮沸,并用玻璃棒搅拌30min,重复该步骤两次;S12、用60℃去离子水洗涤步骤S11中所得蚕丝20min,重复该步骤三次;S13、将洗涤过的蚕丝置于60℃烘箱中烘干,随后溶于9.3M的LiBr溶液中,60℃溶解4h;S14、用去离子水透析步骤S13中所得蚕丝溶液两天,每2小时换一次水;S15、将步骤S14中所得蚕丝溶液稀释至6%w/w;S2、将酶包裹进蚕丝,形成包裹酶的蚕丝纳米小球;所制得的蚕丝纳米小球由蚕丝纳米外壳及其包裹的酶核心组成,所述蚕丝纳米小球的粒径为50‑15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625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