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立体面料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0879.X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来;蔡立志;潘家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4 | 分类号: | D04B1/04;D04B1/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色立体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呈第一种颜色的基布和布设在基布上的多个凸起,凸起包括呈第二种颜色的左凸起部和呈第三种颜色的右凸起部,左凸起部的下端连接在基布上,右凸起部的下端连接在基布上,左凸起部的上端与右凸起部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凸起部与所述右凸起部之间形成透气腔室。本发明立体效果显著,由于凸起的两侧采用不同颜色,面料本体采用另外一种颜色,整个面料从不同角度观看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起到变色效果,同时左凸起部与右凸起部之间形成透气腔室,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了该面料的制作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能够提高效率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立体 面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变色面料的制作方法,该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呈第一种颜色的基布和布设在基布上的多个凸起,凸起包括呈第二种颜色的左凸起部和呈第三种颜色的右凸起部,左凸起部的下端连接在基布上,右凸起部的下端连接在基布上,左凸起部的上端与右凸起部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凸起部与所述右凸起部之间形成透气腔室,其制作步骤如下:A、在横编机的第一纱嘴上穿上呈第一种颜色的第一纱线,在横编机的第二纱嘴上穿上呈第二种颜色的第二纱线,在横编机的第三纱嘴上穿上呈第三种颜色的第三纱线,将编织程序导入横编机中;B、在横编机中一体编织所述基布、所述左凸起部以及所述右凸起部;步骤B中,采用双针床横编机进行编织,使用三把纱嘴,由m、k和t表示,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G、H、I、J、L、Q、 Q1、L1、J1、I1、H1、G1、F1、E1、D1、C1、B1、A1,后针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g、h、i、j、l、q、q1、l1、j1、i1、h1、g1、f1、e1、d1、c1、b1、a1,编织过程如下:第1行,k纱嘴编织前后针床上梳,前针床A、B针,后针床a、b针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2行,k纱嘴编织前针床A1,后针床a1为空针,从右至左在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第3行,k纱嘴编织后针床a,前针床A为空针,从左至右在后针床依次循环编织;第4行,k纱嘴编织前针床A1,后针床a1为空针,从右至左在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第5行,t纱嘴编织后针床a和前针床B,前针床A和后针床b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6行,t纱嘴编织前针床B1和后针床a1,后针床b1和前针床A1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7行,t纱嘴编织后针床a和前针床B,前针床A和后针床b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8行,t纱嘴编织前针床B1和后针床a1,后针床b1和前针床A1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9行,t纱嘴编织后针床a和前针床B,前针床A和后针床b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10行,t纱嘴编织前针床B1和后针床a1,后针床b1和前针床A1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针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11行,t纱嘴编织后针床a和前针床B,前针床A和后针床b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12行,t纱嘴编织前针床B1和后针床a1,后针床b1和前针床A1为空针前后针床分别以1隔1针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13行,k纱嘴从A至E拉浮线,编织前针床F至H,后针床f至h为空针,从I至Q中间拉浮线,以从A至Q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14行,k纱嘴从A1至C1拉浮线,编织前针床D1至H1,后针床d1至h1为空针,从I1至Q1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15行,k纱嘴从A至C拉浮线,编织前针床D,E,F,G,H,I,J;后针床的d,e,f,g,h,i,j为空针,从L至Q拉浮线,以A至Q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16行,k纱嘴在A1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B1至J1,后针床从b1至j1为空针,从L1至Q1拉浮线,以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17行,k纱嘴在A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B至Q;后针床从b1至q1为空针,以A至Q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18行,k纱嘴从A1至L1编织前针床,后针床从a1至l1为空针,在Q1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19行,m纱嘴在A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B至Q;后针床从b1至q1为空针,以从A至Q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20行,m纱嘴从A1至L1编织前针床,后针床从a1至l1为空针,在Q1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21行,m纱嘴从A至B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C至L,后针床自从c1至l1为空针,在Q1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22行,m纱嘴从A1至B1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C1至I1;后针床从c1至i1为空针,从J1至Q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第23行,m纱嘴从A至D拉浮线,编织前针床E至I,后针床e至i为空针,从J至Q拉浮线,以从A至Q的编织方式从左至右依次循环编织;第24行,m纱嘴从A1至D1拉浮线,编织前针床从E1至G1;后针床从e1至g1为空针,从H1至Q1拉浮线,以从A1至Q1的编织方式从右至左依次循环编织;以第5至24行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整版面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08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水漏斗组件及咖啡机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维护时的断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