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泄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899.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睿敏;王长法;王如彬;张永锋;刘俊超;梁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4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绕包层和外护套,至少两组凹字形的漏泄孔设置在外导体上,每组漏泄孔中均包括至少1个漏泄孔,相邻的两个漏泄孔开口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漏泄孔结构和尺寸的设计,使漏泄同轴电缆信号覆盖均匀,波动范围小,满足了1.8G频段PIS系统用漏泄同轴电缆的使用需求,并能兼容800‑2700MHz的宽频段,为以后设备升级和扩容预留了使用频段,且耦合损耗在68dB以下,有效提高了漏泄同轴电缆的传输性能,通过设置绕包层,解决了漏泄同轴电缆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外导体的铜带与绝缘层不紧贴,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信号衰耗大、易进水和易氧化的问题,提高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泄 同轴电缆 | ||
【主权项】: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组设置在所述外导体上的凹字形的漏泄孔,每组漏泄孔中均包括至少1个漏泄孔,漏泄孔由第一部分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长度L1为20~50mm,第一部分的宽度W1为1~5mm,第二部分的长度L2为3~15mm,第二部分的宽度W2为2~12mm,第一部分与电缆轴向的夹角为0°~45°,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45°~90°;相邻的两个漏泄孔开口方向相反,且相邻的两个漏泄孔之间沿电缆轴向的距离L3为10~14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978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制动器摩擦盘
- 下一篇:机械信号换向的电液控制压力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