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泄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899.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睿敏;王长法;王如彬;张永锋;刘俊超;梁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4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泄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漏泄同轴电缆是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铜管内导体、绝缘、冲槽铜带外导体和外护套组成的,冲槽铜带外导体表面按照一定周期规律性地设置有漏泄孔,通过漏泄孔向外辐射并从外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而兼有信号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主要用于无线电信号传播不良的场合,如隧道、坑道、地下铁路、地下建筑、山区等环境中。漏泄同轴电缆的覆盖方式是解决隧道、长条形室内覆盖的常用手段。
目前在国际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号覆盖方式,主要有分布式定向天线方式和漏泄同轴电缆覆盖方式,定向天线覆盖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后期维护较困难,场强分布不均匀,有车体通过时信号衰落较大,且在车站间距较大时无法满足运营要求,不适用地铁交通运营环境。漏泄同轴电缆覆盖方式虽然成本较高,但是信号覆盖均匀,波动范围小,车体经过时最大限度地减小信号的波动,且维护方便,适合轨道交通环境的信号覆盖,因此目前国际上地铁等地下轨道交通的信号覆盖方式,主要以漏泄同轴电缆为主。授权公告号为CN2046807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和外导体,在外导体的外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组均匀排列的凹字形凹槽,且各组中相邻凹字形凹槽的槽口朝向均相反,该实用新型在保证漏泄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负面影响,但是该实用新型针对的是常用的150MHz~2400MHz电磁波频段,目前国内针对1.8G频段PIS系统用LTE漏泄同轴电缆几乎为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主要用于1.8G频段的轨道交通PIS系统,耦合损耗低,同时还能兼容800-2700MHz宽频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套,还包括至少两组设置在所述外导体上的凹字形的漏泄孔,每组漏泄孔中均包括至少1个漏泄孔,漏泄孔由第一部分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长度L1为20~50mm,第一部分的宽度W1为1~5mm,第二部分的长度L2为3~15mm,第二部分的宽度W2为2~12mm,第一部分与电缆轴向的夹角为0°~45°,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45°~90°;相邻的两个漏泄孔开口方向相反,且相邻的两个漏泄孔之间沿电缆轴向的距离L3为10~140mm。
优选地,所述外导体的横截面上由漏泄孔的第二部分和电缆的中心轴线所构成的扇面角度α为15°~180°
优选地,每组漏泄孔中包括1个或者偶数个漏泄孔,每组漏泄孔的前端和相邻组漏泄孔的前端之间沿电缆轴向的距离L4为50~180mm。
优选地,每组漏泄孔中漏泄孔的第一部分均沿同一轴线均匀排列。
优选地,相邻两组漏泄孔之间的夹角为90°~180°。
为了解决电缆在敷设及使用过程中易进水、易氧化的问题,在外导体和外护套之间还设置有绕包层。
优选地,绝缘层采用物理发泡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漏泄孔结构和尺寸的设计,使漏泄同轴电缆信号覆盖均匀,波动范围小,满足了1.8G频段PIS系统用漏泄同轴电缆的使用需求,同时可兼容800-2700MHz的宽频段,为以后设备升级和扩容预留了使用频段,兼容性强,且耦合损耗在68dB以下,有效提高了漏泄同轴电缆的传输性能。通过在外导体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绕包层,解决了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外导体铜带与绝缘层不紧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漏泄同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信号衰耗大,以及易进水和易氧化的问题,提高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逐层剥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漏泄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7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制动器摩擦盘
- 下一篇:机械信号换向的电液控制压力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