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浓缩污泥的吸附‑混凝工业废水预处理沉降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4765.9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33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晨阳;江桐桐;李丹凤;徐瑞;伍建军;贾元波;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 |
地址: | 610018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浓缩污泥的吸附‑混凝工业废水预处理沉降池。该装置包括设置于吸附‑混凝沉降池内的高效混合区、高效反应区、絮凝沉降区和斜板沉降区,高效混合区包括的二次流搅拌桨和PAM加药管,高效混合区通过穿孔板与高效反应区连通,高效反应区内装填有微涡旋填料,高效反应区通过穿孔板与絮凝沉降区连通,絮凝沉降区包括设置于池底排泥管,斜板沉降区通过挡流板固定于吸附‑混凝沉降池池壁上。本实用新型针对工业废水预处理设置,价格便宜,成本低,吸附‑混凝处理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浓缩 污泥 吸附 工业废水 预处理 沉降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浓缩污泥的吸附‑混凝工业废水预处理沉降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吸附‑混凝沉降池(1)内的高效混合区(13)、高效反应区(6)、絮凝沉降区(10)和斜板沉降区(9);所述高效混合区(13)包括二次流搅拌桨(5)和PAM加药管(4);所述高效混合区(13)通过穿孔板(7)与高效反应区(6)连通;所述高效反应区6内装填有微涡旋填料;所述高效反应区(6)通过穿孔板(7)与絮凝沉降区(10)连通;所述絮凝沉降区(10)包括设置于池底的排泥管(12);所述斜板沉降区(9)通过挡流板(8)固定于吸附‑混凝沉降池(1)池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947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药剂自动投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反洗装置的脱硫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