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小麦秸秆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741.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雷良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7/00 | 分类号: | A01D3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张煜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打捆机,公开自走式小麦秸秆打捆机,包括底盘,底盘上固定有支架,底盘前端部设有铲斗,铲斗内设有导向筒组件,铲斗前端部设有割台组件,铲斗上方设有拨禾轮,铲斗靠近割台组件的两侧壁上都设有调节通孔,两个调节通孔上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两端部都设有固定片,固定片贴合在铲斗侧壁并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通孔内,固定杆上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导向段,连接段一端连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导向段,固定段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本发明设有导向杆方便将麦秸秆导入到割台组件,从而提高收割效率,导向杆在铲斗的高度位置可以调整,当把导向杆调低时,倾倒的麦秸秆也能够顺利进入到导向杆引导的方向。 | ||
搜索关键词: | 铲斗 导向杆 固定杆 打捆机 固定段 底盘 割台 通孔 小麦秸秆 一端连接 导向段 固定片 连接段 麦秸秆 前端部 自走式 高度位置 螺栓安装 拨禾轮 导向筒 两侧壁 两端部 引导的 侧壁 铰接 贴合 支架 收割 倾倒 | ||
【主权项】:
1.自走式小麦秸秆打捆机,包括底盘(10),底盘(10)前端两侧设有主动轮(11),底盘(10)后端两侧设有从动轮(12),底盘(10)上固定有支架(13),底盘(10)前端部设有用于收集麦秸秆的铲斗(14),铲斗(14)内设有将推送麦秸秆的导向筒组件(15),铲斗(14)前端部设有收割麦秸秆的割台组件(16),铲斗(14)上方设有将收割的麦秸秆拨入到铲斗(14)内的拨禾轮(17),其特征在于:铲斗(14)靠近割台组件的两侧壁上都设有弧形的调节通孔(141),两个调节通孔(141)上铰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两端部都设有固定片(19),固定片(19)贴合在铲斗(14)侧壁并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通孔(141)内,固定杆(18)上固定有至少三根导向杆(20),所有导向杆(20)排成一列,导向杆(20)设在割台组件(16)上方,导向杆(20)包括固定段(201)、连接段(202)和导向段(203),固定段(201)为向上倾斜的倾斜杆,连接段(202)一端连接固定段(201),另一端连接导向段(203),固定段(201)与固定杆(18)固定连接,固定段(201)中轴线的延长线与固定杆(18)的中轴线相交,连接段(202)为向下的倾斜杆,连接段(202)的中轴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15°<α<45°,导向段(203)远离水平地面并向上倾斜,导向段(203)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30<β<60°;还包括驱动割台组件(16)的驱动组件(21),割台组件(16)包括固定条(161)、铲齿(162)、锯刀(163),铲齿(16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所有铲齿(162)均布在固定条(161)上,固定条(161)固定在铲斗(14)端面上,驱动组件(21)包括滑块(211)、连接板(212)和驱动杆(213),驱动杆(213)与连接板(212)铰接,连接板(212)一端与滑块(211)固定连接,固定条(161)上设有滑槽(1611),滑块(211)滑动在滑槽(1611)内,铲齿(162)外端为尖齿端,铲齿(162)内端设有通槽(1621),通槽(1621)贯穿铲齿(162)两侧面,连接板(212)另一端与锯刀(163)的一端部固定连接,锯刀(163)另一端伸入到通槽(1621)内并悬空在通槽(1621)内;导向筒组件(15)包括旋转筒(151),旋转筒(151)安装在铲斗(14)内,旋转筒(151)一端螺旋有第一叶片(152),旋转筒(151)另一端螺旋有第二叶片(153),第一叶片(152)和第二叶片(153)旋转方向相反,设定旋转筒(151)上设有第一辅助面(29)和第二辅助面(30),旋转筒(151)的中轴线均与第一辅助面(29)、第二辅助面(30)垂直,设定第一辅助面(29)与第二辅助面(30)之间用于输送麦秸秆的间隙(31),第一叶片(152)设在第一辅助面(29)与旋转筒(151)一端端面之间,第二叶片(153)设在第二辅助面(30)与旋转筒(151)另一端端面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497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