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地方优良家畜品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4097.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江;王文;卿玉波;赵红业;角德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77 | 分类号: | C12N15/877;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地方优良家畜品种的方法。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家畜优良品种,通过从家畜群体中筛选出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对上述筛选出的个体进行克隆,待克隆出生的个体达到适配年龄后,进行组合杂交,再对每一杂交组合的F1代个体的经济性状进行鉴定,对达不到选育标准的F1代个体父母,查明是父代还是母代遗传引起的性状,然后对相应的父母个体进行淘汰,对留下的后代个体中可以稳定遗传的父母再进行组群,选育出优良家畜品种。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能批量地获得具有极其优良经济性状的家畜个体,实现家畜特有品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高家畜的育种效率和选育的成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家畜 体细胞克隆技术 家畜品种 经济性状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克隆 培育 成纤维细胞系 筛选 后代个体 品种资源 稳定遗传 育种效率 杂交组合 组合杂交 父代 适配 性状 组群 成功率 遗传 淘汰 群体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地方优良家畜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家畜优良品种的方法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第一步、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个体(1)获取具有优良性状家畜的耳组织,建立家畜成纤维细胞系并进行传代培养,做体细胞核移植备用;(2)从屠宰场收集家畜卵巢,保存于适温生理盐水中并在4h内运送回实验室,剪去卵巢系膜,用温生理盐水冲洗3遍,然后放入含50μg/ml肝素的PBS液里,将卵巢表面2‑6㎜的卵泡切开,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然后置于成熟培养液中进行成熟培养,成熟培养液的组成为M199、10%FBS、0.1g/L L‑半胱氨酸、10μg/ml FSH、5μg/ml LH、10ng/ml EGF、10μg/ml17β‑雌二醇、0.075g/L卡拉霉素,培养时间为20‑22h;(3)卵母细胞经过体外成熟培养后,用透明质酸钠去除卵母细胞外围的卵丘细胞,将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放入预处理液中处理后移入卵母细胞操作液中,用显微注射针将极体及其周围胞质一起去除,然后将已获得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成纤维供体体细胞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间隙中,移出注射针,并轻轻按压供体细胞上方的透明带,使供体细胞与卵母细胞膜紧贴,获得克隆重构胚;(4)选择代孕家畜进行胚胎移植,待 自然分娩后批量获得相应的克隆家畜个体;第二步、克隆家畜个体的杂交选育在同一批克隆出生的家畜个体中,通过培育后,到达适宜的配种年龄时,让来自不同公畜供体细胞的克隆公畜个体分别与来自不同母畜供体细胞的克隆母畜进行自然杂交,待新生家畜个体出生后,再对每一杂交组合的F1代个体的肉品质或绒毛细度相关经济性状进行鉴定,对达不到选育标准的F1代个体父母,查明是父代还是母代遗传引起的性状,然后再对相应的父母个体进行淘汰,逐步筛选出符合目的优良性状的家畜个体;第三步、扩群对经过第二步筛选后留下的后代个体中稳定遗传优良经济性状的父母再进行组群,选育出地方优良家畜品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240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