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地下挖掘系统的区分地面震动信号干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117.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秦栋泽;刘哲;宋丽萍;王艳华;杨志良;焦谦;裴水源;赵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P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下挖掘系统的区分地面震动信号干扰的方法,通过在监测区域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地震动探测器;当目标行进时,采集目标通过每个地震动探测器的监测区域时的时间信息;由于已知两个地震动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利用位移和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计算目标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平均速度;通过平均速度的大小判断产生地震动信号的成因;本发明利用地下挖掘的速度与地面车辆、人员行驶速度差别较大的特点,通过计算目标的速度来对采集到的地震动信号进行判断区分,从而提高利用微震动进行地下监控的效率,大大降低虚警率。 | ||
搜索关键词: | 震动探测器 地下挖掘 监测区域 地震动信号 震动信号 采集目标 大小判断 地面车辆 关系计算 计算目标 时间信息 速度差别 虚警率 应用 行进 采集 行驶 震动 地下 监控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地下挖掘系统的区分地面震动信号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监测区域内设置至少两个地震动探测器,
和
;步骤2、监测到目标运动时,采集目标通过每个地震动探测器的监测区域时的时间信息,即目标运动进入到地震探测器
监测区域时的时刻
,目标运动走出地震探测器
监测区域的时刻
,目标运动进入地震探测器
监测区域的时刻
,目标运动走出地震探测器
监测区域的时刻
,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监测到目标不同状态的时刻,运用公式
,计算出目标在此区域运动的时间
;步骤3、通过已知两个地震动探测器
和
之间的间隔,确定目标在两个地震动探测器之间的位移为
;步骤4、通过所述步骤2和步骤3获得的时间和位移,利用位移和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运用公式
计算目标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探测区域的平均速度
;步骤5、根据目标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探测区域的平均速度
的大小判断目标属于地下挖掘行为还是地面人员与车辆行驶的干扰信号;如果计算出目标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平均速度小于0.1米/秒,判定为地下挖掘行为,若目标通过两个地震动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平均速度大于等于0.1米/秒,判定为地面人员与车辆行驶的干扰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141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