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4317.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贵红;马雅琳;何航;李建学;罗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63/04;C08L83/04;C08L51/06;C08L55/02;C08L35/06;C08K13/02;C08K5/06;C08K3/22;C08K5/134;C08K5/526;C08K5/03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为ABA三层结构,总厚度为30μm~2000μm,厚度比例是A层:B层=10:15~190;其中:A层由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阻燃剂A、阻燃剂B、协效阻燃剂C、协效阻燃剂D、相容剂、酯交换抑制剂、二氧化钛、以及抗氧剂组成;B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阻燃剂B、协效阻燃剂D、相容剂、二氧化钛、以及抗氧剂组成。通过将双酚A型聚碳酸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通过物理混合和部分酯交换的化学复合,形成塑料合金材料,再经熔融流涎而制得;产品广泛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精密仪器部件、电子电器、纺织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协效阻燃剂 阻燃薄膜 耐高温 阻燃剂 耐磨 片材 双酚A型聚碳酸酯 二氧化钛 抗氧剂 相容剂 制备 精密仪器部件 塑料合金材料 酯交换抑制剂 电子电器 化学复合 机械设备 三层结构 物理混合 酯交换 流涎 熔融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其特征是:该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为ABA三层结构复合组成,总厚度为30μm~2000μm,A层与B层厚度的比例是A层:B层=10:15~190;该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中:A层以质量份数计量的原料配比是:双酚A型聚碳酸酯2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80份、阻燃剂A 0.5~2份、阻燃剂B 1~15份、协效阻燃剂C 1~3份、协效阻燃剂D 5~15份、相容剂 5~10份、酯交换抑制剂 0.1~2份、二氧化钛 1~3份、以及抗氧剂 0.5~1份;所述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挤出级双酚A型聚碳酸酯,密度为1.2 g/cm3,熔融指数为3~20g/10min;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密度为1.31~1.35g/cm3,熔点在225~228℃范围内、特性粘度0.6~1.2 dL/g;所述阻燃剂A为溴系阻燃剂①、磺酸盐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①;所述阻燃剂B为环氧类溴系阻燃剂、非环氧类溴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②;所述协效阻燃剂C是聚硅烷、聚硅氧烷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协效阻燃剂D是三氧化二锑、胶体五氧化二锑、锑酸钠、以及硼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相容剂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的聚烯烃、含有马来酸酐/丙烯酸酐的聚烯烃接枝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乙酯三元聚合物、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以及苯乙烯‑顺丁二酸酐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酯交换抑制剂是磷酸二氢钠、正硅酸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以及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二氧化钛是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抗氧剂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亚磷酸三(2,3‑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合物、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合物、以及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中:B层以质量份数计量的原料配比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80~100份、阻燃剂B 1~15份、协效阻燃剂D 5~15份、相容剂 5~10份、二氧化钛 1~3份、以及抗氧剂 0.5~1份;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密度为1.31~1.35g/cm3,熔点在225~228℃范围内、特性粘度0.6~1.2 dL/g;所述阻燃剂B为环氧类溴系阻燃剂、非环氧类溴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②;所述协效阻燃剂D是三氧化二锑、胶体五氧化二锑、锑酸钠、以及硼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相容剂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的聚烯烃、含有马来酸酐/丙烯酸酐的聚烯烃接枝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乙酯三元聚合物、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以及苯乙烯‑顺丁二酸酐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酯交换抑制剂是磷酸二氢钠、正硅酸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以及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亚磷酸三(2,3‑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合物、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合物、以及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431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