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扑翼驱动的复合式微型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1954.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青;付鹏;薛栋;年鹏;梁少然;宋笔锋;宣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B64C9/02;B64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扑翼驱动的复合式微型飞行器,包括固定翼升力面、扑翼驱动系统、V型尾翼和连接杆;固定翼升力面包括机翼、左副翼舵面和右副翼舵面,主要用于提供飞行器飞行所需的升力和滚转操纵;扑翼驱动系统包括左扑动翼、右扑动翼、机构安装架和扑动机构,主要用于提供飞行器飞行所需的推力;V型尾翼包括左尾翼、右尾翼、左尾舵和右尾舵,用于提供飞行器飞行时的稳定性和俯仰及偏航操纵。优点为本发明采用扑翼驱动取代传统的螺旋桨驱动,能够提升微型飞行器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的推进效率,同时对全机的升力特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微型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驱动 复合 式微 飞行器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扑翼驱动的复合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翼升力面、扑翼驱动系统、V型尾翼和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安装所述固定翼升力面;所述连接杆(8)的尾端安装所述V型尾翼;所述扑翼驱动系统安装到所述连接杆(8)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翼升力面和所述V型尾翼之间;其中,所述固定翼升力面用于产生飞行器飞行所需的升力以及飞行器姿态控制所需的滚转力矩;所述固定翼升力面包括机翼(1)、左副翼舵面(2)和右副翼舵面(3);所述机翼(1)为矩形翼,其展弦比在6‑10的范围,所述机翼(1)的中央和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固连,且所述机翼(1)的前缘和所述连接杆(8)的轴线垂直;所述左副翼舵面(2)和所述右副翼舵面(3)分别位于所述机翼(1)后缘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副翼舵面(2)和所述右副翼舵面(3)分别能够绕各自的前缘上下偏转;所述扑翼驱动系统用于提供飞行器前飞时所需的推力;所述扑翼驱动系统包括左扑动翼(4)、右扑动翼(5)、机构安装架(6)和扑动机构(7);所述机构安装架(6)与所述连接杆(8)固连,且位于所述固定翼升力面和所述V型尾翼之间;所述扑动机构(7)固接于所述机构安装架(6)上;所述左扑动翼(4)和所述右扑动翼(5)对称位于所述连接杆(8)的两侧,且分别和所述扑动机构(7)的左右扑动摇臂固连;所述V型尾翼用于提供飞行器飞行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所述V型尾翼包括左尾翼(9)、右尾翼(10)、左尾舵(11)和右尾舵(12);所述左尾翼(9)和所述右尾翼(10)呈V型布置,其下缘分别沿所述连接杆(8)方向与所述连接杆(8)的后端固连,所述左尾舵(11)和所述右尾舵(12)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左尾翼(9)和所述右尾翼(10)的后缘,且能绕各自的前缘上下偏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8195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蜻蜓双翅微型扑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飞行扑翼翅膀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