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造纸污泥为原料制备纤维素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9346.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刘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造纸污泥为原料制备纤维酶的新工艺。利用离心、酸、碱等处理方式脱除造纸污泥中的灰分、木素等杂质,得到碳源底物,然后将碳源底物与氮源和无机营养物按比例混合,利用里氏木霉培养出含有高活性的复合型纤维素酶。本发明不仅解决造纸污泥处理难的问题,还变废为宝,降低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泥 原料 制备 纤维素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造纸污泥为原料制备纤维素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造纸污泥的预处理用清水将造纸污泥配置成质量浓度在5%~10%的泥水;利用离心机,在2000~3000 转/分的转速下,将泥水分离10~20分钟后,除去上层清液和沉淀物底层的三分之一,得到沉淀物上层的三分之二混合物,常温挤压脱水,得到含水量为40%~60%的粗污泥;(2)碳源底物的制备利用质量浓度为15%~25%的磷酸溶液,在55~70℃温度下,与粗污泥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物料配比为磷酸20~40份、粗污泥20~40份,反应完成后常温挤压脱水得到含水量40%~60%的一段污泥;利用质量浓度为1.0%~1.5%的硫酸溶液,在微沸的条件下消煮一段污泥30~60分钟,反应过程物料配比为硫酸溶液60~90份、一段污泥10~30份,反应完成后常温挤压脱水得到含水量40%~60%的二段污泥;利用质量浓度为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微沸的条件下消煮二段污泥30~60分钟,反应过程物料配比为磷酸溶液60~90份、二段污泥10~30份,反应完成后常温挤压脱水得到含水量40%~60%的三段污泥;在抽滤的条件下,利用质量浓度为5%~10%的乙醇溶液清洗三段污泥,清洗过程物料配比为乙醇溶液60~90份、三段污泥5~10份,然后用清水清洗至pH值6.0~7.0范围,清洗后烘干,得到碳源底物;(3)纤维素酶的培养菌种的活化:将里氏木霉菌种转移至斜面培养基,置入生化培养箱中,在26℃环境下培养7天,得到活化菌种;其中斜面培养基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种子液的培养:用接种环将活化菌种转入装有5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种子瓶中,置于水浴恒温摇床上,在30℃、摇床转速180 r/min的环境下培养2天,得到种子液;其中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40g/L,示蛋白胨1g/L,硫酸铵2.2g/L,尿素0.5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3g/L,氯化钙0.3g/L,Mandels 微量元素1ml,并用柠檬酸缓冲液调节pH值为5.0的混合溶液产酶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将碳源底物与氮源和无机营养物按比例配置成产酶培养基,配置过程碳源底物浓度为40~60 g/L,并用柠檬酸缓冲液调节pH值为5.0后,置于121℃的高温灭菌锅中灭菌30min;其中氮源为示蛋白胨1g/L、硫酸铵2.2g/L和尿素0.5g/L的混合物其中无机营养物为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3g/L、氯化钙0.3g/L、Mandels 微量元素1ml和T‑80 1mL的混合物纤维素酶的培养:将种子液接种到装有50ml产酶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内,置于摇床上,在温度28~40℃下,通气培养6~7天,得到发酵液;发酵液经抽滤除去菌体及杂质,即为纤维素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造纸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造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93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