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网络防漏轮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8089.5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5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5/22 | 分类号: | B60C5/22;B60C23/04;B60T7/12;B60K2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智能网络防漏轮胎装置,包括有轮圈、外胎、内胎以及防漏阀,防漏阀包括有第一防漏阀以及第二防漏阀;当外胎失压时,利用第一驱动杆关闭第一防漏阀,第一内胎通过第一外支撑柱以及第一内支撑柱支撑外胎;同时,TPMS装置将该机动车外胎失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互联网将该失压数据传输到该机动车以及跟随该机动车后面的机动车卫星定位装置,该机动车以及跟随该机动车后面的机动车的控制器切断其发动机的点火电路以及控制其主动刹车装置刹车;减少偏胎事故的发生,减少机动车碰到一起。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网络 防漏 轮胎 装置 | ||
【主权项】:
智能网络防漏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网络防漏轮胎装置包括有轮圈(1)、外胎(2)、内胎(3)、 TPMS装置(95)以及防漏阀(4),TPMS装置(95)与机动车的控制器(96)连接;防漏阀(4)包括有第一防漏阀(5)以及第二防漏阀(6),外胎(2)与轮圈(1)连接,内胎(3)位于外胎(2)内;内胎(3)设有多个,内胎(3)包括有第一内胎(7)以及第二内胎(8),第一防漏阀(5)设于第一内胎(7)上,第一防漏阀(5)与第一内胎(7)密封连接,第二防漏阀(6)设于第二内胎(8)上,第二防漏阀(6)与第二内胎(8)密封连接;第一防漏阀(5)的第一进气口(9)位于外胎(2)的外胎型腔(10)内,第一防漏阀(5)的第一出气口(11)位于第一内胎(7)的第一型腔(12)内;第二防漏阀(6)的第二进气口(13)位于第一内胎(7)的第一型腔(12)内,第二防漏阀(6)的第二出气口(14)位于第二内胎(8)的第二型腔(15)内;第一防漏阀(5)的中心线与第二防漏阀(6)的中心线相同;第一内胎(7)设有第一外支撑柱(18)以及第一内支撑柱(19),第一外支撑柱(18)以及第一内支撑柱(19)与第一内胎(7)固定连接,第一外支撑柱(18)位于与第一内胎(7)与外胎(2)之间,第一内支撑柱(19)位于第一内胎(7)与轮圈(1)之间;第二内胎(8)设有第二外支撑柱(20)以及第二内支撑柱(21),第二外支撑柱(20)以及第二内支撑柱(21)与第二内胎(8)固定连接,第二外支撑柱(20)以及第二内支撑柱(21)位于第一内胎(7)与第二内胎(8)之间;第一防漏阀(5)包括有第一阀体(22)、第一阀芯(23)、第一驱动杆(24)、第一弹簧(25)以及第一锁芯装置(26);第一阀体(22)设有第一阀通道(27)以及第一锁栓孔(28),第一阀通道(27)与第一锁栓孔(28)垂直;第一锁芯装置(26)包括有第一锁芯柱(29)、第一锁栓(30)以及第一锁栓弹簧(31),第一锁芯柱(29)设有第一锁芯孔(32);第一阀芯(23)、第一锁芯柱(29)以及第一弹簧(25)位于第一阀通道(27)内,第一阀芯(23)与第一阀通道(27)动配合连接,第一驱动杆(24)与第一阀芯(23)的上端连接,第一阀芯(23)的下端与第一锁芯柱(29)连接,第一锁芯柱(29)与第一弹簧(25)连接;第一锁栓(30)以及第一锁栓弹簧(31)位于第一锁栓孔(28)内,第一锁栓(30)与第一锁栓孔(28)动配合连接,第一锁栓(30)与第一锁栓弹簧(31)的左端连接,第一锁栓弹簧(31)的右端与第一阀体(22)连接,第一锁栓(30)的左端与第一锁芯柱(29)接触;第一驱动杆(24)的第一驱动头(34)位于外胎(2)的胎面基部(35)的对面,第一防漏阀(5)的初始状态为导通状态;第二防漏阀(6)包括有第二阀体(36)、第二阀芯(37)、第二驱动杆(38)、第二弹簧(39)以及第二锁芯装置(40);第二阀体(36)设有第二阀通道(41)以及第二锁栓孔(42),第二阀通道(41)与第二锁栓孔(42)垂直;第二锁芯装置(40)包括有第二锁芯柱(43)、第二锁栓(44)以及第二锁栓弹簧(45),第二锁芯柱(43)设有第二锁芯孔(46);第二阀芯(37)、第二锁芯柱(43)以及第二弹簧(39)位于第二阀通道(41)内,第二阀芯(37)与第二阀通道(41)动配合连接,第二驱动杆(38)与第二阀芯(37)的上端连接,第二阀芯(37)的下端与第二锁芯柱(43)连接,第二锁芯柱(43)与第二弹簧(39)连接;第二锁栓(44)以及第二锁栓弹簧(45)位于第二锁栓孔(42)内,第二锁栓(44)与第二锁栓孔(42)动配合连接,第二锁栓(44)与第二锁栓弹簧(45)左端连接,第二锁栓弹簧(45)右端与第二阀体(36)连接,第二锁栓(44)的左端与第二锁芯柱(43)接触;第二驱动杆(38)的第二驱动头(48)位于第一防漏阀(5)的第一出气口(11)的对面,第二防漏阀(6)的初始状态为导通状态;TPMS装置(95)包括有胎压传感器(97)以及监视器(98),TPMS装置(95)的胎压传感器(97)安装于机动车的轮圈(1)上,监视器(98)安装于驾驶室内,胎压传感器(97)通过无线电与监视器(98)连接;监视器(98)设有胎压数据输出接口,机动车的控制器(96)设有胎压数据输入接口以及胎压数据输出接口,TPMS装置(95)的监视器(98)的胎压数据输出接口与机动车的控制器(96)的胎压数据输入接口连接;机动车设有卫星定位装置(99),卫星定位装置(99)包括有GPS或者BD,卫星定位装置(99)设有胎压数据输入接口,控制器(96)的胎压数据输出接口与卫星定位装置(99)胎压数据输入接口连接,该机动车的卫星定位装置(99)与互联网连接,互联网与跟随该机动车后面其他的机动车的卫星定位装置连接;该机动车的控制器(96)设有发动机点火电路控制装置以及设有主动刹车装置;跟随该机动车后面其他的机动车设有智能网络防爆胎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80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网络防爆轮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