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6‑硫代鸟嘌呤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5558.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杨帆;张朝红;刘逸伦;田凤云;刘冠宏;任佩佩;窦薛楷;宋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47 | 分类号: | C07D239/47;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6‑硫代鸟嘌呤中的应用。取dtpa,乙酸酐,吡啶,在65℃下缓慢搅拌加热24h。冷却至室温,过滤,无水乙醚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得dtpaa。取dtpaa,三乙胺,DMF,胞嘧啶,恒温100℃加热搅拌24h。冷却到室温,过滤,真空干燥,得dtpa‑bis(cytosine)。取dtpa‑bis(cytosine)溶解于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并用此溶液洗涤Eu(NO3)3·6H2O,收集洗涤液,加热或长时间放置,得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结合荧光方法检测6‑TG,方法简单新颖,效率高,且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硫代鸟 嘌呤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探针是EuIII‑dtpa‑bis(cytosin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755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