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非氟多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0920.8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娜;肖伟;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1069 | 分类号: | H01M8/1069;H01M8/1046;H01M8/1051;H01M8/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用多孔非氟复合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非氟多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目前使用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钒离子透过率高、价格昂贵等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聚苯并咪唑(PBI)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溶解,加入添加剂,使其混合均匀,将均匀溶液平铺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烘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后降温得到复合膜。成膜后将隔膜浸入到溶剂中,将混入添加剂浸取出来而致孔,得到非氟多孔复合膜。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备膜低溶胀、尺寸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钒离子渗透率低、具有良好的化学、热稳定性,价格低廉,可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 ||
搜索关键词: | 非氟 多孔复合膜 制备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 钒离子 复合膜 添加剂 玻璃板 烘箱 有机溶剂溶解 聚苯并咪唑 聚偏氟乙烯 质子交换膜 浸入 均匀溶液 全氟磺酸 热稳定性 渗透率 透过率 溶剂 成膜 混入 浸取 平铺 溶胀 隔膜 保温 洁净 | ||
【主权项】: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非氟多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聚偏氟乙烯PVDF、聚苯并咪唑PBI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将两溶液按重量比例(0.5~5):1混合、搅拌,然后将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添加剂在混合溶液中的重量含量为1~15%,磁力搅拌3~5小时,并在超声波震荡器中震荡30min~60min,使溶液细化并驱除其中的微小气泡;(2)将步骤(1)获得均匀溶液平铺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烘箱中60~100℃热处理6~12小时,降温后得到非氟复合膜,非氟复合膜的厚度为40~120μm;(3)将步骤(2)获得非氟复合膜浸入到溶出剂中,将混入到非氟复合膜中的添加剂浸取出来,取出膜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非氟多孔复合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09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