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点探针检测锌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6771.8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2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吴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黄爽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点探针检测锌离子的方法,首先配制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根据加入锌离子标准溶液前后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锌离子的浓度建立线性方程,再于相同条件下将所述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注射到生物体内,或者向所述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中加入待测样品溶液,检测反应前后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代入上述线性方程,即可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得出生物体内或待测样品溶液中锌离子的含量。本发明的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锌离子的检测限达到1μM。本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在活体生物荧光检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红外 荧光 量子 探针 检测 离子 方法 | ||
【主权项】:
1.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点探针检测锌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根据加入锌离子标准溶液前后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锌离子的浓度建立线性方程,再于相同条件下向所述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中加入待测样品溶液,检测反应前后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代入上述线性方程,即可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得出待测样品溶液中锌离子的含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将Ag无机盐和十二烷硫醇,在氨水存在的碱性条件下,利用水热合成法制成油溶性的硫化银量子点,然后用巯基乙酸对所述油溶性的硫化银量子点进行表面官能团改性,获得水溶性的硫化银量子点,经过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硫化银量子点粉末;取一定量的硫化银量子点粉末,加入到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得到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S2、绘制锌离子浓度与相对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配制不同浓度的锌离子溶液,加入到所述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中,测得不同锌离子浓度下量子点发射的近红外二区荧光的强度,以相对荧光增强强度为纵坐标,以锌离子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建立线性方程;S3、检测样品溶液中锌离子的浓度:于相同条件下,向硫化银荧光量子点探针缓冲体系中加入待测样品溶液,测得加入待测样品溶液前后近红外二区荧光量子点的相对荧光增强强度,代入步骤S2的线性方程中,计算得出待测样品溶液中锌离子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677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