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线型陶瓷弹簧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3483.9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邢辰;郭芳威;林剑锋;胡励;李程刚;张醒;王振剑;赵晓峰;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10;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34;B28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线型陶瓷弹簧的制作工艺,包括浆料配置、除气、相转化成型、浸渍、干燥、烧结等步骤,采用卷绳效应辅助相转化方法制备得到螺线型陶瓷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方法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可适用材料范围有限的不足,生产出的陶瓷弹簧可运用于电极绝缘、隔热防护、高温弹簧零部件等诸多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线 陶瓷 弹簧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螺线型陶瓷弹簧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以下步骤:(1)浆料配制:将陶瓷粉末加入有机溶剂,超声处理15~30分钟使粉末充分分散至有机溶剂中,加入有机粘结剂,在油浴保温状态下机械搅拌,使浆料各组分混合均匀;(2)除气:混合均匀的浆料置于真空干燥器中除去搅拌过程中溶入的气泡,静置6~12小时形成所需的纺丝液;(3)相转化成型:纺丝液由注射泵推动进入出料罐,然后从出料罐底部圆形出料口中以一定的流速进入凝固浴,出料口与凝固浴之间的距离由支撑架控制,当浆料与凝固浴接触时发生卷绳效应和相转化,生成具有螺旋型结构的前驱体;(4)浸渍:将制得的陶瓷弹簧前驱体于凝固浴中浸渍24~48小时,使相转化充分进行;(5)干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陶瓷弹簧前驱体自然干燥24~48小时,干燥时将弹簧两端固定于直杆上,中部保持平直,其目的在于使干燥后的前驱体便于放入刚玉管;(6)烧结:将干燥后的前驱体插入刚玉管中,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进行烧结,之后随炉冷却获得陶瓷弹簧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434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