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目标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7413.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2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数字图像目标识别的优化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目标识别方法。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海面目标识别算法中识别率不高,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将原始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LS颜色空间,消除海面和天空背景颜色以及光线亮度对目标识别的影响,并通过蚁群算法逐步优化分类器的聚类中心,达到提高目标识别率,强化算法鲁棒性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均值 目标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第一幅图像进行RGB颜色空间向HSL颜色空间的转换;第二步:在HSL颜色空间中,对样本在该空间中将三维坐标进行单位划分统计,根据单位空间的样本密度得到初始的几类聚类核的位置;第三步:计算每个样本向量到各自聚类核的欧氏距离,并归入距离最近的聚类块中;第四步:统计每个聚类区域内各个样本至聚类核的距离和,统计各个聚类核之间的距离;第五步:重新调整聚类中心,将每个聚类核依次在HSL空间中移动相邻的六个方向各一个单位,重新计算,使每类样本与聚类核的距离减小,使聚类核的位置尽量靠近每个聚类空间的中心;迭代第五步直至每类聚类区域内的距离和变化低于设定阈值;第六步:对HSL颜色空间的不同坐标方向的距离进行加权,使本区域内的各个样本与聚类核的距离最小,使不同聚类核的距离最大;迭代第六步直至上述两个指标达到阈值;第七步:根据聚类区域可确定图像中不同于大海和蓝天的目标,根据其在原图像测量空间中的位置,确定目标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74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编织袋加工用编织支架
- 下一篇:高效节能的预热升温水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