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8267.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来;黄凯;任承云;黄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1/0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1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生态水产养殖领域的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稻田进出水渠道的设置及隔离网的设置;二插秧前稻田处理;三螃蟹躲避场所的设置;四蟹苗的投放及处理;五稻田的日常管理。本发明通过对稻田进出水渠道、螃蟹躲避场所及隔离网的设置;再加上插秧前对稻田的消毒处理、投放适量的蟹苗及水葫芦;将水、水稻、螃蟹、水葫芦整合为一个相互关联体;促进了水稻和螃蟹的生长,显著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收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共生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稻田田埂的内壁设置深30~35cm、宽60~70cm的沟渠,再在稻田内均布挖出深65~70cm、宽15~20cm的多条流通沟,多条流通沟构成网格状,流通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18%,沟渠上开设有输水口,输水口与每条流通沟两端相通,相邻流通沟间设有用于水流流出稻田的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网,导流管距沟渠20~30cm,沟渠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栏;步骤二:在插秧前10~15天,向稻田的表面铺撒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0~600kg/hm²,铺撒生石灰后10~12天向稻田内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使用量为700~900kg/hm²,农家肥距地面10~20cm;步骤三:插秧后3~5天向稻田正中央区域内投水葫芦且通过飘浮的拦截条限制水面葫芦漂移,水葫芦密度为50cm×50cm;步骤四:水葫芦投放后2~3天向稻田内投放蟹苗,蟹苗投放量为20000~21000只/hm²,蟹苗投放前使用4~6%的盐水浸浴消毒4~5min;步骤五:9月上旬~9月下旬为水稻收割前的螃蟹捕获期,从插秧到螃蟹捕获、水稻收割的管理期间,保持水葫芦密度为30~50cm×~40~50cm,注意保持稻田内水的清洁,注重水稻、螃蟹疾病的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826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炮降雨系统
- 下一篇: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