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08267.0 申请日: 2016-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74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杨立来;黄凯;任承云;黄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 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G1/00;A01K61/59
代理公司: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代理人: 蒙捷
地址: 564101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稻 共生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在我国已具有七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由于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同时具有营养丰富、气味香甜的特点;使得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然而,由于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环境普遍受到污染,对水稻高产和安全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大量农业化学产品的使用,也造成稻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机和重金属毒害物质的积累,稻米安全质量下降。根据农业部近年来对全国市场稻米安全的抽检结果,稻米的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已相当普遍。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出现了利用水生动物与水稻进行共生养殖的种养殖方式;其中以稻蟹共生、稻鱼共生较为常见。如公开号为CN1666601,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的专利文件记载了通过稻蟹共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生态水稻种植方式。其具体方法是:①稻田地要先进行围隔,然后在四月中旬进水,四月底完成耙地,五月中旬完成插秧,耙地前要先对稻田地追施基肥、大头肥,然后在6月15日前把尿素化肥施完,总用肥量控制在正常施肥量的50%左右;②插秧:插秧前将稻田挖出60~80厘米深、80~100厘米宽的“环”形或“田”字形沟,沟的面积占水稻面积的20~30%,然后进行插秧,秧苗密度以30×20厘米为宜;③在稻田四周构筑蟹防逃墙;④撒放蟹苗,每年5月之后,即在插秧一周后为蟹苗投放初期,投入前先向稻田内放入新水,然后再将蟹苗从暂养池中取出投入到稻田中进行放养;⑤蟹苗投喂管理,饲料投喂要有利于河蟹、水生动植物和水稻生存环境及稻田内谐调的生态环境,每天喂两次饵料,喂养时按其河蟹体重1%投料;⑥9月下旬~10月初为水稻收割前的河蟹捕获期。

通过这样的种养殖方式,明显减少了化肥及农药的使用,但是存在下列问题:1、其在插秧前仍然需要使用较多的化肥,化肥的施加影响了稻田水质,从而影响水稻和河蟹的品质。2、沟宽80~100厘米,沟的面积占水稻面积的20~30%,使得沟渠较为集中,导致河蟹产生的粪便难以广泛流动到各处水稻的根部,河蟹排泄物使用率过低。3、缺少必要的躲避场所,螃蟹脱壳期间容易受到攻击,导致螃蟹产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因施肥、沟渠设施不合理及缺少必要的躲避场所导致水稻和螃蟹收效降低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稻田田埂的内壁设置深30~35cm、宽60~70cm的沟渠,再在稻田内均布挖出深65~70cm、宽15~20cm的多条流通沟,多条流通沟构成网格状,流通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18%,沟渠上开设有输水口,输水口与每条流通沟两端相通,相邻流通沟间设有用于水流流出稻田的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网,导流管距沟渠20~30cm,沟渠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栏;

步骤二:在插秧前10~15天,向稻田的表面铺撒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0~600kg/hm²,铺撒生石灰后10~12天向稻田内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使用量为700~900kg/hm²,农家肥距地面10~20cm;

步骤三:沟渠上开设有输水口,输水口与每条流通沟两端相通;

步骤四:水葫芦投放后2~3天向稻田内投放蟹苗,蟹苗投放量为20000~21000只/hm²,蟹苗投放前使用4~6%的盐水浸浴消毒4~5min;

步骤五:9月上旬~9月下旬为水稻收割前的螃蟹捕获期,从插秧到螃蟹捕获、水稻收割的管理期间,保持水葫芦密度为30~50cm×~40~50cm,注意保持稻田内水的清洁,注重水稻、螃蟹疾病的防治。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插秧前使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消毒,有助于消灭稻田内的病菌,同时为稻田补充钙元素,钙元素能减少或杜绝螃蟹的软壳病,同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同时生石灰使稻田呈弱碱性,有助于蟹苗的生长。

生石灰投放后,向稻田施加农家肥,农家肥距地面10~20cm,能降低稻田内水的浑浊程度,由于农家肥位于水稻的根部下方,减少了水流的冲刷,有利于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延长其肥效时间,同时农家肥的加入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为蟹苗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螃蟹的产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8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