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受电弓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1372.1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3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鲁小兵;段甫川;张静;徐钊;刘金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辉;崔建中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受电弓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非线性弓网系统模型建立、简单接触网模型建立、弓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设计等。建立弓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是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的基础,考虑随机量测丢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对主动控制力和弓头抬升量的控制是必要的;弓网系统运行环境复杂,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且模型本身可能存在建模误差,因此鲁棒控制器的应用使得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得到保证。本发明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和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受电弓 多目标 控制器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速受电弓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1:建立接触网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学模型,即将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写为基本的动力学平衡方程;步骤1.2:建立简化的接触网数学模型,即由接触网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得到接触线的静态刚度曲线,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得到其静态刚度数学模型,拟合公式为:
式中:t表示受电弓运行时间,v表示受电弓运行速度,k(t)表示接触线在vt处的静态刚度,ai、bi、ci为拟合系数;步骤1.3:建立受电弓的三自由度数学模型将受电弓弓头、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等效为集中质量点,各个质量点之间由并联的阻尼器和弹簧连接;弓头质量点受向下的接触力作用,下框架质量点受静态抬升力和主动控制力作用;根据动力学分析,建立受电弓三自由度数学模型;步骤1.4:受电弓与接触网的耦合数学模型,即接触力的计算,采用罚函数法;步骤2:设计受电弓状态估计器,具体包括:步骤2.1:建立弓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式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wr表示系统受到的外界扰动,A、B1、B2、C1为系数矩阵,由受电弓的三自由度数学模型得到,C1=[k(t),0,0,0,0,0],z1为输出;步骤2.2:建立面向状态估计的弓网数学模型弓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离散化,取消外界扰动项B1wr,增加系统噪声项wk和量测噪声项vk,得面向状态估计的弓网系统数学模型:
式中:yk为测量输出,γk表示随机量测丢失,Ck=[1,0,1,0,1,0],xk、Ak、Bk、uk分别与x、A、B2、u对应;步骤2.3:设计受电弓状态估计器测量受电弓弓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位移,测量值包含噪声,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受电弓弓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位移与加速度;![]()
![]()
![]()
如果γk+1=0,
Pk+1|k+1=Ak(0)Pk|kAkT(0)+Bk(0)QkBkT(0)如果γk+1=1,![]()
式中:‘^’表示原矩阵或变量对应的估计值,下标‘k’和‘k+1’表示该变量在第k次和k+1次的迭代结果,yk+1表示观测值,xk+1表示状态值,Qk和Rk分别为wk和vk的协方差矩阵,Pk|k、lk、Sk、Tk为过程变量,Ak、Bk、Ck为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系数矩阵;步骤3:设计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具体包括:步骤3.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3.2:建立面向控制的弓网数学模型,根据状态空间模型建立面向控制的增广矩阵模型:
式中:![]()
步骤3.3:设计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给定标量ρ和ξ,如果存在正定矩阵P>0和Q满足下列线性矩阵不等式![]()
![]()
则状态反馈增益矩阵表示为:K=QP‑1,式中:‘*’表示矩阵对应块的转置,![]()
为弓网系统增广矩阵的系数矩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137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