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3041.7 | 申请日: | 2016-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涂山绿园蔬菜科研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菇类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通过调配金针菇培养基成分,使得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出的金针菇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温度、光照、氧气和水分的合理控制,使得金针菇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整齐。本发明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可以将经济收益提高40%,且使用的培养基可以重复利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培养基培养基原料按重量计由以下成分组成:苕子25‑30份、紫云英23‑26份、豌豆18‑20份、南瓜子10‑15份、甘蔗汁18‑22份、白术3‑4份、桂枝2‑3份、藿香1‑2份、虾皮0.5‑1份,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粉碎至16‑20目,含水量为60‑70%,进行两次发酵;(2)装袋灭菌将经两次发酵后得到的培养基装入菌袋内,每袋装入量为袋容积的65‑70%,然后在120‑125℃温度条件下灭菌35‑45 分钟,待温度降到20‑25℃备用;(3)接菌培养将培养好的金针菇菌种采用料表面接种法接入到冷却后的培养基表面上,接菌后放入培养室培养,室温控制在22‑2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2‑0.4%,,空气相对湿度为70 ‑80%,黑暗培养,直到菌丝长满整个栽培袋;(4)出菇后管理将表面的老菌种刮掉,移置到栽培室中,保持室温在8‑16℃,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二氧化碳浓度为0.1‑0.3%,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使用微弱的散色光照射菌体,光照强度为55‑65lux,将白天室温控制在8‑10℃,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PH为5‑6,待菌柄长至12‑14厘米,菌盖直径为2‑3厘米时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涂山绿园蔬菜科研专业合作社,未经蚌埠市涂山绿园蔬菜科研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30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鲍菇培育用摇床装置
- 下一篇:单柱出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