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车载辅助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7956.9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9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杰;刘珂;李雨菲;郑源;闫梦凯;张述;冯世通;姚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车载辅助空调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的太阳能车载辅助空调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由至少一组半导体制冷片模块构成,每组半导体制冷片模块由上至下设有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为热端水冷头,第二层结构由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第三层结构为冷端水冷头,其中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热端水冷头、冷端水冷头紧贴,且相邻两层之间缝隙均填充有导热硅脂;本发明能够使汽车在太阳的暴晒下,通过安置在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Peltier效应对车厢内部进行制冷,使车内能保持相对适宜的温度。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制冷片 水冷头 辅助空调系统 太阳能 制冷装置 布设 冷端 热端 单片机控制模块 太阳能电池板 导热硅脂 电源模块 三层结构 上下表面 层结构 第三层 第一层 车顶 暴晒 两层 填充 制冷 紧贴 车厢 发电 太阳 安置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车载辅助空调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的太阳能车载辅助空调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其中制冷装置对车内提供冷气进行降温,单片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电源模块通过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直流电,通过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电压稳定,同时为单片机控制模块、制冷装置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装置包括两组半导体制冷片模块,由上至下布设有五层结构,第一层结构为热端水冷头,第二层结构由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构成,其中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热端水冷头、冷端水冷头紧贴,且相邻两层之间缝隙均填充有导热硅脂;第三层结构为冷端水冷头,第四层结构由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构成,其中四块并排布设的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冷端水冷头、热端水冷头紧贴,且相邻两层之间缝隙均填充有导热硅脂;第五层结构为热端水冷头;所述的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热铜管、制冷风扇、冷排和第一微型水泵,且与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水冷头构成制冷部分,其中,冷端水冷头、第一导热铜管及第一微型水泵构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充满氯化钠溶液;所述的第一导热铜管穿过冷排且第一导热铜管在冷排内部呈S形环绕分布;所述的制冷风扇、冷排放置于汽车后窗玻璃下的置物台上,制冷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汽车内部,第一微型水泵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所述的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热铜管、散热风扇、冷排和第二微型水泵,且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水冷头构成散热部分,其中,热端水冷头、第二导热铜管及第二微型水泵构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充满氯化钠溶液;散热风扇、冷排安装于汽车后备箱处的底盘上,第二微型水泵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散热循环水箱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备胎舱内,第二导热铜管通过开设在备胎舱底部的其中一个圆孔穿出车体,在车外的部分呈U型环路布设于汽车底盘上,此时,第二导热铜管通过开设在备胎舱底部的另一个圆孔穿入散热循环水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795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