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LED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0647.9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OLED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制作触控电极,并将触控电极经由感测线连接至数据驱动芯片的模数转换器,并将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驱动模块整合到时序控制器中,从而通过OLED显示面板的外部补偿侦测模块完成触控扫描侦测,触控扫描时,通过数据驱动芯片内的模数转换器进行电荷侦测,根据触控电极块电性连接的感测线的位置、以及感测控制信号的时序确定触摸的位置,能够省去触控芯片,减少OLED触控显示装置的芯片数量,降低OLED触控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显示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OLED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触控显示面板(1)、与所述OLED触控显示面板(1)电性连接的数据驱动芯片(2)、与所述数据驱动芯片(2)电性连接的时序控制器(3)、以及与所述时序控制器(3)电性连接的系统芯片(4);所述OLED触控显示面板(1)包括:基板(11)、设于所述基板(11)上的触控电极层(12)、设于所述触控电极层(12)上的钝化层(13)、设于所述钝化层(13)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14);所述数据驱动芯片(2)包括:模数转换器(ADC),所述模数转换器(ADC)通过感测线与所述像素单元(14)电性连接,同一列像素单元(14)电性连接同一条感测线;所述触控电极层(12)包括:数个阵列排布且相互独立的触控电极块(121),每一个触控电极块(121)对应n个像素单元(14),每一个触控电极块(121)与其所对应的n个像素单元(14)中的一个像素单元(14)电性连接的感测线电性连接,n为正整数;所述OLED触控显示装置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ADC)、时序控制器(3)、及系统芯片(4)的配合完成触控信号的侦测与像素单元(14)的阈值电压补偿;触控扫描时,系统芯片(4)根据触控电极块(121)电性连接的感测线的位置、以及感测控制信号(Sen)的时序确定触摸的位置;每一个像素单元(14)均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T1)、驱动薄膜晶体管(T2)、感测薄膜晶体管(T3)、存储电容(C1)、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接入扫描信号(Scan),源极接入数据信号(Data),漏极电性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接入电源电压,漏极电性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感测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接入感测控制信号(Sen),源极电性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漏极电性连接感测线;所述存储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另一端电性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所述触控电极块(121)经由感测薄膜晶体管(T3)与所述感测线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06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