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三级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3537.8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平;秦紫瑾;张守彬;谢康;王嘉斌;程洪涛;石亮;宋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三级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该装置由相互交叉联通、结构完全相同的三个生物滤池串联组合而成。装置周期性运行,每个运行周期由工况一和工况二两种工况交替组合完成,工况一时三个滤池的运行状态分别为厌氧、好氧、缺氧;工况二时三个滤池的运行状态分别为缺氧、好氧、厌氧。装置中三个滤池相互独立,反硝化聚磷菌在生物滤池1和生物滤池3中,硝化菌在生物滤池2中,实现了硝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分离。本发明结构紧凑,模块化结构便于后期改扩建,节约碳源、曝气量,降低污泥产量、省去污泥沉淀,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的步骤,降低成本,有效的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三级 生物 滤池 同步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三级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装置特征是:由相互交叉联通、结构完全相同的三个生物滤池串联组合而成,三个生物滤池均由进水管、出水管、颗粒生物滤料层、承托层、承托滤板、曝气管组成;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工况一时,污水首先进入生物滤池1底部,污水自下向上流,流经颗粒生物滤料层55时,其上附着生长的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体内的能量贮存物PHB,此时从生物滤池1排出的水中有机物浓度大大减少而磷浓度有所增加;生物滤池1出水再进入生物滤池2底部,同时向生物滤池2曝气提供氧气,在水和气同时自下向上流动时,在氧气介质下颗粒生物滤料层56上附着的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同时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此时从生物滤池2排出的水中主要含有硝态氮和磷;生物滤池2出水进入生物滤池3底部并向上流动,流经颗粒生物滤料层57时,其上的反硝化聚磷菌在本工况利用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分解其在上一周期为厌氧条件下吸收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并产生能量,并从污水中过量地、超出其生理生长需求而摄取生物滤池3在厌氧环境状态下释放的和污水中带来的正磷酸盐,使得最终出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达到排放标准;B. 工况二时,污水首先进入生物滤池3底部,污水向上流过颗粒生物滤料层57时,其上附着生长的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体内的能量贮存物PHB,此时从生物滤池3排出的水中有机物浓度大大减少而磷浓度有所增加;生物滤池3出水进入生物滤池2底部,同时向生物滤池2曝气,在水和气同时自下向上流动时,在氧气介质下颗粒生物滤料层56上附着的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同时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此时从生物滤池2排出的水中主要含有硝态氮和磷;生物滤池2出水进入生物滤池1底部并向上流动,流经颗粒生物滤料层55,其上的反硝化聚磷菌在本工况利用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分解其在工况一为厌氧条件下吸收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并产生能量,并从污水中过量地、超出其生理生长需求而摄取生物滤池3在厌氧环境状态下释放的和污水中带来的正磷酸盐,使得最终出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达到排放标准;上述运行工况可在生物滤池1和生物滤池3中形成厌氧、缺氧交替运行的环境,为反硝化聚磷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生物滤池2中保持好氧环境,为硝化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下一生物滤池提供充足的硝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35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