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g‑C3N4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4427.7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0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尤增宇;申乾宏;王辉;秦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6 | 分类号: | C01B21/06;B01J27/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多孔g‑C3N4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单氰胺烧结冷却后,将产物研磨得到g‑C3N4颗粒;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氨水调节pH值后继续搅拌,混合溶液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沉淀离心洗涤、干燥,获得g‑C3N4棒;再分散于溶剂中超声处理,滴加H2SO4水溶液后持续搅拌;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水浴搅拌处理后,再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沉淀洗涤、烘干,得到多孔g‑C3N4棒。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简单的无模板法制备得到多孔结构的棒状g‑C3N4,避免了传统模板法繁琐、不环保的制备工艺。解决了块状g‑C3N4比表面积小、表面活性位点少、量子效率低的缺陷,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c3n4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g‑C3N4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单氰胺置于刚玉坩埚舟中,在管式炉中进行烧结;待冷却至室温后,将获得的黄色聚合产物取出研磨至粉末状颗粒,得到g‑C3N4颗粒;其中,管式炉的保护气氛为氩气,烧结时控制升温速率为2~10℃/min,保温温度为500~600℃,保温时间3~10h;步骤B:将g‑C3N4颗粒按15wt%的固含量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5~25min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6~11;继续搅拌30~60min后,将混合溶液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170℃,时间为12~24h;将所得沉淀离心后,先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最后在60℃干燥,获得g‑C3N4棒;步骤C:将g‑C3N4棒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分散体系,超声处理1h;在搅拌下向分散体系中滴加H2SO4水溶液后,持续搅拌18h;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水浴搅拌处理后,再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将水热反应得到的沉淀先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最后在60℃烘干,得到多孔g‑C3N4棒;其中,g‑C3N4棒在溶剂中的固含量为0.2~0.5%;控制H2SO4水溶液的滴加量使得H2SO4与g‑C3N4棒的摩尔比为3:1~1:1;水浴搅拌处理的温度为60~90℃,时间为2~5h;水热反应温度为140~170℃,时间为12~24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44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变压吸附制氮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结晶度六方氮化硼粉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