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屏幕交互系统的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9672.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启川;谭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屏幕交互系统的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近红外激光器,让光幕平行于屏幕,并完成手指触点位置的几何校准;用近红外摄像头采集图像;分割出全部的手指触点;记录全部的手指触点,并标记手指触点ID和初始化所述全部的手指触点出现的次数为1;依据最小距离和运动估计进行手指触点ID的标记和跟踪,更新手指触点轨迹的结束位置和手指触点出现次数自增加1;当某一ID的手指触点离开屏幕时,结束对当前标记ID手指触点的跟踪;当全部的手指触点均离开屏幕时,进行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返回反映当前触控操作的参数,将全部的手指触点清零。本发明提供的识别方法,使得对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变得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屏幕 交互 系统 多指触控 操作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屏幕交互系统的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近红外激光器,让光幕平行于屏幕,并完成手指触点位置的几何校准;S2:用近红外摄像头采集全部的手指触点的图像;S3:分割出全部的手指触点;S4:记录全部的手指触点,并标记手指ID和初始化所述全部的手指触点出现的次数为1;S5:再次采集全部的手指触点的图像,依据最小距离和运动估计进行手指ID的标记和跟踪,更新该手指触点轨迹的结束位置和手指触点出现次数自增加1;S6:当某一ID的手指触点离开屏幕时,结束对当前标记ID触点的跟踪;S7:当全部的手指触点均离开屏幕时,进行多指触控操作的识别,具体的识别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全部的手指触点的起始位置对手指触点进行分类,根据全部的手指触点的结束位置对全部的手指触点进行分类;b)判断起始时刻在同一类中的手指触点是否结束时仍在同一类中,若在同一类中,那么进行关联,否则删除这些手指触点;c)选择在两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触控手指,如果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处的X方向的相对变化量ΔX和Y方向的相对变化量ΔY都小于某一设定阈值T,那么认为无有效操作,否则在X方向的动作幅度较大时,即当ΔX>T,ΔY<T时表示在X方向有缩放操作,在X方向的缩放比例系数为Xscale=|ΔX2/ΔX1|,Yscale=1.0,如果Xscale>1.0,表示多指触控操作为X方向的放大操作,如果Xscale<1.0,表示多指触控操作为X方向的缩小操作;在Y方向的动作幅度较大时,即当ΔX<T,ΔY>T时表示在Y方向有缩放操作,在Y方向的缩放比例系数为Yscale=|ΔY2/ΔY1|,Xscale=1.0,如果Yscale>1.0,表示多指触控操作为Y方向的放大操作,如果Yscale<1.0,表示多指触控操作为Y方向的缩小操作;两个方向变化均大时,即当ΔX>T,ΔY>T时根据|ΔR2/ΔR1|来计算缩放比例系数Xscale和Yscale,即Xscale=Yscale=|ΔR2/ΔR1|,如果Xscale>1.0,Yscale>1.0,表示多指触控操作为X方向和Y方向同时缩放操作;其中设置两手中的一个手指触点的起始位置坐标为(X11,Y11),手指触点的结束位置坐标为(X12,Y12),设置另一个手指触点的起始位置坐标为(X21,Y21),手指触点的结束位置坐标为(X22,Y22),即起始时两手的手指触点位置差为ΔX1=|X21‑X11|,ΔY1=|Y21‑Y11|,结束时两手的手指触点位置差为ΔX2=|X22‑X12|,ΔY2=|Y22‑Y12|,如果手指触点只能归为一类,即不是两个手的操作,那么识别为单手操作即拖动操作,此时的移动距离用dx和dy来表示,其中dx和dy分别表示手指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的距离;其中dx=X12‑X11,dy=Y12‑Y11,假设屏幕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若dx>0,表示手指触点向右拖动|dx|,若dx<0,表示手指触点向左拖动,若dy>0,表示手指触点向下拖动,若dy<0,表示手指触点向上拖动;S8:返回反映当前触控操作的参数,然后将全部的手指触点清零,返回步骤S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967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