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部反射区智能振动按摩系统及按摩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8527.2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4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梅;赵海强;徐长丰;朱亮;朱阳阳;张松志;牛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A61F7/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部反射区智能振动按摩系统及按摩控制方法,改按摩系统包括外部壳体、气温检测单元、脚掌温度检测单元、紫外灯、加热风机、多个分别对被按摩者的脚底反射区进行按摩的振动马达和布设在外部壳体内的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和计时电路,每个振动马达均位于一个脚底反射区下方,振动马达、气温检测单元和脚掌温度检测单元均与主控芯片连接,紫外灯和加热风机均由主控芯片控制;该按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消毒;二、启动加热;三、振动按摩。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位于脚底反射区下方的振动马达进行振动按摩,能简便对各脚底反射区的按摩次序与按摩时间进行控制,振动按摩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部 反射 智能 振动 按摩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足部反射区智能振动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壳体、对气温进行检测的气温检测单元(1)、对被按摩者的脚掌温度进行检测的脚掌温度检测单元(2)、用于杀菌与消毒的紫外灯(3)、对被按摩者的脚底进行加热的加热风机(4)、多个分别对被按摩者的脚底反射区进行按摩的振动马达(5)和布设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6)和与主控芯片(6)连接的计时电路(7),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均位于一个所述脚底反射区下方,多个所述振动马达(5)均由主控芯片(6)进行控制且其均与主控芯片(6)连接;所述气温检测单元(1)和脚掌温度检测单元(2)均与主控芯片(6)连接,所述紫外灯(3)和加热风机(4)均由主控芯片(6)进行控制且二者均与主控芯片(6)连接;所述主控芯片(6)为芯片STM32F103ZET6,所述芯片STM32F103ZET6的PA6引脚经按钮开关S4后接地,芯片STM32F103ZET6的PA7引脚经按钮开关S5后接地,芯片STM32F103ZET6的PB0引脚经按钮开关S6后接地,芯片STM32F103ZET6的PA0引脚经按钮开关S7后接地,芯片STM32F103ZET6的PA1引脚经按钮开关S8后接地;所述振动马达(5)的数量为35个,35个所述振动马达(5)分别布设于被按摩者左脚或右脚的35个所述脚底反射区下方,35个所述脚底反射区分别为反射区Q1、Q2、Q3、Q4、Q5‑1、Q5‑2、Q5‑3、Q5‑4、Q5‑5、Q6、Q7、Q8、Q9、Q10、Q11、Q13、Q14、Q15、Q16、Q17、Q18、Q19、Q22、Q23、Q24、Q25、Q30、Q31、Q32、Q33、Q34、Q35、Q49、Q50和Q63,所述反射区Q1为肾上腺的反射区,反射区Q2为肾的反射区,反射区Q3为输尿管的反射区,反射区Q4为膀胱的反射区,反射区Q5‑1、Q5‑2、Q5‑3、Q5‑4和Q5‑5均为额窦的反射区且其由内至外分别布设在被按摩者的5个脚趾下方,反射区Q6为脑下垂体的反射区,反射区Q7为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反射区Q8为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反射区Q9为鼻的反射区,反射区Q10为大脑的反射区,反射区Q11为颈部的反射区,反射区Q13为甲状旁腺的反射区,反射区Q14为甲状腺的反射区,反射区Q15为眼的反射区,反射区Q16为耳的反射区,反射区Q17为斜方肌的反射区,反射区Q18为肺及支气管的反射区,反射区Q19为心的反射区,反射区Q22为脾的反射区,反射区Q23为胃的反射区,反射区Q24为胰的反射区,反射区Q25为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反射区Q30为横结肠的反射区,反射区Q31为降结肠的反射区,反射区Q32为乙状结肠及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反射区Q33为肛门的反射区,反射区Q34为腹腔神经丛的反射区,反射区Q35为生殖腺的反射区,反射区Q49为肘的反射区,反射区Q50为肩的反射区,反射区Q63为下肢的反射区;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35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次序和按摩时间如下:第一步、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1、Q2、Q34、Q3和Q4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55s~65s;第二步、通过主控芯片(6)对位于反射区Q25、Q24、Q23、Q14、Q17、Q18、Q19、Q22和Q30下方的振动马达(5)进行启停控制,由先至后分五次进行振动按摩;每一次进行振动按摩时,均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25、Q24、Q23、Q14、Q17、Q18、Q19、Q22和Q30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6s或7s;第三步、通过主控芯片(6)对位于反射区Q25、Q24、Q23、Q14、Q17、Q18、Q19、Q22、Q31、Q32和Q33下方的振动马达(5)进行启停控制,由先至后分六次进行振动按摩;每一次进行振动按摩时,均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25、Q24、Q23、Q14、Q17、Q18、Q19、Q22、Q31、Q32和Q33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5s或6s;第四步、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13、Q11、Q15、Q16、Q50、Q49、Q63和Q35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35s~40s;第五步、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5‑1、Q6、Q7、Q8、Q9、Q10和Q11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40s~45s;第六步、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5‑1、Q5‑2、Q5‑3、Q5‑4和Q5‑5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55s~65s;第七步、通过主控芯片(6)控制位于反射区Q1、Q2、Q34、Q3和Q4下方的振动马达(5)由先至后启动进行振动按摩,且每个所述振动马达(5)的按摩时间均为55s~65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852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椅靠垫
- 下一篇:一种刺激乳头促宫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