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5107.0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金;冯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0 | 分类号: | B21D26/00;B21D53/7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加工的空心叶片,工艺过程复杂、尺寸精度低、壁厚减薄严重、壁厚均匀性差的问题。方法:一、制筒坯;二、筒坯装入密封装置中;三、密封装置装入压力机上并与上模和下模对正;四、注入粘弹塑性材料;五、合模成形;六、开启模具,得到成形零件;七、切除工艺补充部分,得到空心叶片成品。装置:固定框架为四框体框架,固定框架上任意两个相对的框体上设有阶梯孔,每个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为溢流阀安装孔和筒坯安装孔,两个阶梯孔相对于筒坯对称设置,每个溢流阀安装孔设置有一个溢流阀,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在筒坯的上下端,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闭合型腔。本发明用于制作空心叶片。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叶片 筒坯 安装孔 阶梯孔 溢流阀 成形 上模 下模 粘弹塑性软模 成形装置 固定框架 内压 装入 粘弹塑性材料 壁厚均匀性 闭合型腔 壁厚减薄 成形零件 对称设置 工艺过程 四框体 对正 合模 框体 制筒 模具 切除 补充 制作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制筒坯(1):将板料卷圆焊接制成圆形筒坯,将圆形筒坯两端的固定段(1‑2)加工成直径大于筒坯中间叶身段(1‑1),叶身段(1‑1)与固定段(1‑2)之间为过渡段(1‑3);步骤二、筒坯(1)装入密封装置(2):将筒坯(1)装入密封装置(2)中,并筒坯(1)夹紧固定;步骤三、密封装置(2)装入压力机:将安装有筒坯(1)的密封装置(2)安装到压力机上,并与上模(4)和下模(5)对正、定位;步骤四、注入粘弹塑性材料(3):向筒坯(1)内注入粘弹塑性材料(3),同时通过溢流阀(2‑2)向筒坯(1)内部充压,使筒坯(1)内部形成一定的内压,粘弹塑性材料(3)的物态为半固态;步骤五、合模成形:启动压力机,压力机带动上模(4)以0.005m/s的速度下行,并对筒坯(1)和其内部粘弹塑性材料(3)整体加载,直至上模(4)与下模(5)闭合,筒坯(1)在粘弹塑性材料(3)的压力及上模(4)、下模(5)的作用下,与上模(4)、下模(5)的型腔贴合成形;步骤六、开启模具:卸除成形零件内压,压力机带动上模(4)上行,将成形零件从密封装置(2)中取出,清理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3),得到成形零件(6);步骤七、切除工艺补充部分:将成形零件(6)两端的工艺部分切除,得到空心叶片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51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