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5107.0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金;冯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0 | 分类号: | B21D26/00;B21D53/7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叶片 筒坯 安装孔 阶梯孔 溢流阀 成形 上模 下模 粘弹塑性软模 成形装置 固定框架 内压 装入 粘弹塑性材料 壁厚均匀性 闭合型腔 壁厚减薄 成形零件 对称设置 工艺过程 四框体 对正 合模 框体 制筒 模具 切除 补充 制作 加工 | ||
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加工的空心叶片,工艺过程复杂、尺寸精度低、壁厚减薄严重、壁厚均匀性差的问题。方法:一、制筒坯;二、筒坯装入密封装置中;三、密封装置装入压力机上并与上模和下模对正;四、注入粘弹塑性材料;五、合模成形;六、开启模具,得到成形零件;七、切除工艺补充部分,得到空心叶片成品。装置:固定框架为四框体框架,固定框架上任意两个相对的框体上设有阶梯孔,每个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为溢流阀安装孔和筒坯安装孔,两个阶梯孔相对于筒坯对称设置,每个溢流阀安装孔设置有一个溢流阀,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在筒坯的上下端,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闭合型腔。本发明用于制作空心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属于空心件成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零部件,其工作在高温和高速燃气冲击的条件下,为了降低叶片材料所承受的温度,通常将叶片作成空心的,内部通空气进行冷却。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壁厚均匀性是空心叶片的最为重要的属性。目前此类空心叶片采用的成形方法主要是铸造成形、填蜡成形以及分瓣冲压然后对焊的方法。铸造成形需要经过复杂的机械加工和电加工过程,最后抛光而成,加工工艺复杂且毛坯尺寸变化大,尤其是冶金质量控制困难;填蜡成形将石蜡填充到筒坯内,在室温下成形,由于石蜡在常温下为固态,流动性不好,坯料贴模精度低,减薄率较高,质量控制差;分瓣冲压然后对焊,尺寸精度受到每一工序的影响,质量控制困难,而且焊缝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方法加工的空心叶片,工艺过程复杂、尺寸精度低、壁厚减薄严重、壁厚均匀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所述成形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制筒坯:将板料卷圆焊接制成圆形筒坯,将圆形筒坯两端的固定段加工成直径大于筒坯中间叶身段,叶身段与固定段之间为过渡段;
步骤二、筒坯装入密封装置:将筒坯装入密封装置中,并筒坯夹紧固定;
步骤三、密封装置装入压力机:将安装有筒坯的密封装置安装到压力机上,并与上模和下模对正、定位;
步骤四、注入粘弹塑性材料:向筒坯内注入粘弹塑性材料,同时通过溢流阀向筒坯内部充压,使筒坯内部形成一定的内压,粘弹塑性材料的物态为半固态;
步骤五、合模成形:启动压力机,压力机带动上模以0.005m/s的速度下行,并对筒坯和其内部粘弹塑性材料整体加载,直至上模与下模闭合,筒坯在粘弹塑性材料的压力及上模、下模的作用下,与上模、下模的型腔贴合成形;
步骤六、开启模具:卸除成形零件内压,压力机带动上模上行,将成形零件从密封装置中取出,清理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得到成形零件;
步骤七、切除工艺补充部分:将成形零件两端的工艺部分切除,得到空心叶片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装置,所述成形装置包括密封装置、上模和下模,密封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两个溢流阀,固定框架为四框体框架,固定框架上任意两个相对的框体上设有阶梯孔,每个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为溢流阀安装孔和筒坯安装孔,两个阶梯孔相对于筒坯对称设置,每个溢流阀安装孔设置有一个溢流阀,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在筒坯的上下端,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闭合型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5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