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4674.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雄;李伟滨;马庆涛;陈伟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3/32;C02F101/30;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厌氧硝化;(2)好氧硝化;(3)光合细菌净化;(4)微藻培养净化。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中抽出的水依次经厌氧硝化、好氧硝化、光合细菌净化和微藻培养净化后,回流进入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中。本发明能够将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被光合细菌和兼养的微藻培养吸收,转变成微藻生物体,经处理合格的水连同培养的有益微藻一起排放到池塘循环利用,有益微藻进入池塘后形成种群优势,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水质处理效果好,而且整个水处理过程脱离养殖水体,不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廉,对于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安全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白对虾 光合细菌 微藻培养 微藻 净化 淡水池塘养殖 小分子物质 养殖 淡水池塘 好氧硝化 水质调控 硝化 厌氧 池塘 水质处理效果 水处理过程 有机物分解 生物体 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 养殖水体 运行成本 种群优势 池水 对虾 抽出 排放 生长 脱离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厌氧消化厌氧消化反应在化粪池中进行;利用抽水机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中的水抽进化粪池,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化粪池中沉淀,形成自然活性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化粪池首次使用时,向化粪池中添加初始活性污泥;每1000升容量的化粪池添加2.5‑3.5千克初始活性污泥;初始活性污泥的制作方法如下:按重量计取池塘湿底泥2000‑2400份、对虾饲料600‑800份、蔗糖40‑60份、淀粉40‑60份、牛肉膏15‑25份和乳酸杆菌180‑220份,混合均匀后用池水调制成糊状物,再将糊状物装进容器中并将容器密封,然后置于32℃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得到初始活性污泥;(2)好氧硝化好氧硝化反应在开放式曝气池中进行,该开放式曝气池由两个曝气池单元通过管道串联而成,第一个曝气池单元底部安放有空气曝气头,第一个曝气池单元上设有曝气池进水口,第二个曝气池单元上设有曝气池出水口,曝气池进水口与化粪池的出水口连通,曝气池出水口位置低于化粪池的出水口;每星期向曝气池中添加1次芽孢杆菌,每次添加100毫升;(3)光合细菌净化光合细菌净化过程在光合细菌反应器中进行,光合细菌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光合细菌反应器单元,光合细菌反应器单元包括透明玻璃制成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端开口加盖有由浅红色玻璃制成的容器盖;光合细菌反应器的进水口与曝气池出水口连通,光合细菌反应器的出水口位置低于曝气池出水口;每星期向容器本体中添加1次光合细菌,每次添加100毫升;(4)微藻培养净化微藻培养净化过程在开放式微藻培养池中进行,该微藻培养池由多个微藻培养池单元通过管道串联而成,第一个微藻培养池单元上设有微藻培养池进水口,最后一个微藻培养池单元上设有微藻培养池出水口,微藻培养池进水口与光合细菌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微藻培养池出水口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连通,微藻培养池出水口位置低于光合细菌反应器的出水口;微藻培养池中投放有微藻,微藻选自小环藻、中肋骨条藻、小球藻和栅藻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未经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746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