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4674.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雄;李伟滨;马庆涛;陈伟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3/32;C02F101/30;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白对虾 光合细菌 微藻培养 微藻 净化 淡水池塘养殖 小分子物质 养殖 淡水池塘 好氧硝化 水质调控 硝化 厌氧 池塘 水质处理效果 水处理过程 有机物分解 生物体 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 养殖水体 运行成本 种群优势 池水 对虾 抽出 排放 生长 脱离 吸收 | ||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厌氧硝化;(2)好氧硝化;(3)光合细菌净化;(4)微藻培养净化。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中抽出的水依次经厌氧硝化、好氧硝化、光合细菌净化和微藻培养净化后,回流进入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中。本发明能够将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被光合细菌和兼养的微藻培养吸收,转变成微藻生物体,经处理合格的水连同培养的有益微藻一起排放到池塘循环利用,有益微藻进入池塘后形成种群优势,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水质处理效果好,而且整个水处理过程脱离养殖水体,不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廉,对于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南美白对虾生存、生长的环境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如何调节好水质,促进南美白对虾快速健康生长,是一直困扰着养殖户的问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质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一个“污染”的过程,在池塘养殖的中后期,对虾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残饵和对虾的排泄物不断积累,动植物尸体不断增加,这些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沉积于池底进行无氧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败坏水质、底质,造成养殖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1、池底生物氧化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对虾处于低氧的环境,其体质及抗病能力下降;2、过多的营养剩余,加上低氧的环境,使大量的兼性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生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酸等大量中间产物,对对虾造成严重的毒害作用;3、底泥过多的营养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底部因为酸化,钙、镁、铁、锰等微量营养以不溶性盐的形式沉积于底泥难以释放,导致营养失衡,有益藻的生长受抑制,而喜富营养的蓝藻、甲藻等成为优势种群,水质恶化;4、低氧高营养的环境使到弧菌等致病菌快速繁殖,使对虾出现病害甚至死亡。
目前,对虾养殖水质调控目的是减少水体的有机物,进而减少生物耗氧量和池塘的营养水平。溶解氧的提高会使弧菌等厌氧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还原性毒害物质的累积,抑制蓝藻和甲藻的生长,有利于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的生长,稳定菌相和藻相,提高对虾抗病力。
现有的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水质调控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生物法,但这些方法都因为处理成本高、成功率低、可操作性差或效果不显著。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藻菌调控技术,通过浮游微藻和有益细菌的共同作用,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和残饵,调节水质,抑制有害细菌和有害微藻的滋生,营造适宜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主要技术方案是: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向池塘投放溶解性好、配比合适的无机复合营养、有机复合营养和微量元素,培养有益微藻;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向池塘均匀投放芽孢杆菌,视水质情况投放光合细菌和乳酸菌等,保持有益菌在池塘中的优势生态位;在养殖中后期使用“糖蜜”补充碳源,促进“菌相”和“藻相”稳定。然而,藻菌调控技术稳定性较差,且普通养殖户难以掌握;培藻时向池塘投放的配合营养素,大部分是农用化肥,很难均匀施撒,只有少部分被藻类利用,大部分营养被底泥吸收,会使池底有机质更多,引起底质恶化,容易造成蓝藻等有害藻类过度繁殖;池塘中的微藻种群结构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容易发生改变,“藻相”不稳定;向池塘中投入有益细菌和光合细菌时,其要降解的有机物大部分位于池塘底部,而且分布并不均匀,菌类并不能有的放矢地撒向目标底物,浪费资源;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水体上层尤其是在增氧机附近等富氧区域活性大大降低;而光合细菌在水的上层时缺乏分解底物,在池底接近底物时又因为光线不足而起不到作用;另外有些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在硝化过程中耗氧严重,直接在池塘中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不利于对虾的生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未经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4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