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热桥式冲淤深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49874.6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周凯笛;张昊;刘康康;蔡武达;杨叶;张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陈鹏;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热桥式冲淤深度传感器,包括航空插头母头、导线槽、温度采集芯片、加热模块、传感器外壳、前端横隔板、后端横隔板、航空插头公头和密封橡胶法兰;传感器外壳为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的长条铝型材,两个端头设置插接用的防水航空插头,安装时可以将多个相同的传感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测量。本发明在传感器外壳内部安装多个传感单元,每个传感单元包括一个加热模块和两个温度采集芯片,由于两个温度采集芯片和加热模块之间的距离不同,其探测到的温度差异会随加热时间、传感器所处水土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通过解读出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水土环境,从而测出水工结构在冲淤环境下水土分界面的高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热桥式冲淤 深度 传感器 | ||
【主权项】:
一种模块化的热桥式冲淤深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202)包括航空插头母头(101)、导线槽(103)、温度采集芯片(104)、加热模块(105)、传感器外壳(106)、前端横隔板(107)、后端横隔板(113)、航空插头公头(108)和密封橡胶法兰(109);传感器外壳(106)分别与前端横隔板(107)和后端横隔板(113)密闭连接,形成腔体;前端横隔板(107)上安装三个航空插头母头(101),后端横隔板(113)上安装三个航空插头公头(108);传感器外壳(106)内侧安装三个导线槽(103);所述导线槽用于安装导线,所述导线用于连接航空插头母头(101)与对应的航空插头公头(108),其中两根导线上均并联有并联温度采集芯片(104),另一根导线上并联加热模块(105),每两个温度采集芯片(104)和一个加热模块(105)构成一个传感单元,并排设置在与导线槽方向垂直的直线上;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向外界环境产生热量,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经外界环境散失后剩余热量,根据外界环境散热能力的不同确定外界环境;所述传感器外壳(106)前端部分的内尺寸与后端部分的外尺寸相同,所述密封橡胶法兰(109)设置在前端横隔板(107)上,用于与相邻传感器的传感器外壳后端部分密闭对接;所述传感器外壳(106)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分别设置有注胶孔(110)和螺纹注胶孔(111),用于两个传感器前后端部分的注胶和对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98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