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9572.4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5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西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和第三加固板,所述第二加固板和第三加固板分别位于第一加固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筒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为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二加固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杆,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并且寰椎不需植入侧块螺钉或经关节突螺钉,避免脊髓或血管损伤等严重医源性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的选择加固位置,从而选择最合理的枢椎置钉点,有利于获得最佳固定,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寰枢椎脱位复位的治疗效率和治疗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寰枢椎 脱位 复位 固定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和第三加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板(2)和第三加固板(3)分别位于第一加固板(1)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板(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筒(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为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二加固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杆(10),且第一固定杆(10)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加固板(2)和第一连接筒(5)并位于第一连接筒(5)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筒(5)的内部中端设有定位块(11),且定位块(11)的中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杆(10)的一端通过穿插定位槽与定位块(11)连接,第一固定杆(10)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推拉压块(12),且推拉压块(12)为弧形推拉压块,所述推拉压块(12)位于固定块(6)的内侧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杆(10)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加固板(2);所述第一加固板(1)的一侧与固定槽(7)连接,且固定槽(7)的一侧与第二连接筒(8)的一端连接,第一加固板(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杆(4),且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连接筒(8)并位于第二连接筒(8)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设有主动转块(18),且主动转块(18)的一端与从动转块(19)的一端连接,所述从动转块(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固定块(16),所述活动固定块(16)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筒(8)并位于第二连接筒(8)的外侧,且活动固定块(16)的一端连接有加固块(14),所述第二固定杆(4)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连接筒(8)和第一加固板(1);所述第三加固板(3)贯穿设置有寰椎后弓加固装置(9),且寰椎后弓加固装置(9)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中部和第二铰接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和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均水平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板上安装有加固套筒(20),另一个支撑板上安装有连接座(21),且连接座(21)通过轴承活动转接有连接杆,所述加固套筒(20)的侧面和连接座(21)的侧面均连接有辅助加固板的一端,所述辅助加固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滑槽(22)和滑动板(13),所述固定滑槽(22)的外侧两端均设有限位板,滑动板(1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滑槽(22)的内部,且滑动板(13)的外侧设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杆(17),且螺纹杆(17)的两端均贯穿限位板并位于限位板的外侧,所述螺纹杆(17)的两端均套接有螺纹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195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轻松拆卸和更换牙线的牙线架
- 下一篇:一种睡眠期间呼吸暂停的判断系统